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66章回京(2 / 2)


  李宏宇微微笑了笑,收好令牌后大步进了宫门。

  宫门前值守的士兵们得知李宏宇来了纷纷伸长了脑袋向这边张望,都想一睹大明太傅的风采,这些年来李宏宇在大明早已经成为了一个传说中的人物。

  京城的消息历来灵通,李宏宇在宫门前这么一露面立刻传遍了全城,谁都没想到多年未曾现身的李宏宇忽然之间回了城,不过此事虽然在意料之外但却是情理之中。

  原因很简单,现在关外的战事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可是大明的头等大事,李宏宇身为太傅自然不能坐视,而且崇祯皇帝也需要李宏宇对战事出主意。

  崇祯十三年年初,建立满清王朝五年的皇太极在吸取了以往强攻宁远和锦州受挫的教训,一改先前猛攻猛打的策略,制定了长围久困迫其出降的作战计划。

  因此,皇太极命令郑亲王济尔哈朗和多罗贝勒多铎等人领兵攻占了锦州城以北的义州城,学着明军的样子驻扎屯田。

  如此一来,锦州城就处于了清军的威胁中,外围据点相继受到攻击。

  一年后,锦州东关守将降清,这使得清军攻占了锦州外城,至此清军完成了对锦州城的包围,填壕毁堑,声援断绝。

  面对眼前的危机局势,锦州守将祖大寿向朝廷发出了紧急求救公文,称“锦城米仅供月余而豆则未及一月,倘狡虏声警再殷,宁锦气脉中断,则松、杏、锦三城势已岌岌,朝不逾夕矣”。

  为此,明廷经过商议后决定全力救援锦州,命蓟辽总督洪承畴领吴三桂等八大总兵出关作战,总兵力近二十万,可谓精锐尽出,是明军在北方的主力部队。

  按照约定,各部会兵于宁远城后合进,以解锦州之围,与清军在锦州城下决战。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传下了圣旨,召忙于海外贸易事务的李宏宇回京议事,如果论到打仗的话那么大明没人比李宏宇更厉害。

  由于李宏宇去年随着海外贸易船队下来南洋,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回了大明,直到今天终于抵达了京城。

  “太傅大人!”

  前往乾清宫的路上,沿途时不时有神色惊讶的女官和宦官向李宏宇躬身致意,李宏宇以前时常在宫里办公,故而宫里的老人自然都认识他。

  李宏宇微笑着颔首示意,与大明别的高官权贵不同,李宏宇虽然位极人臣但平时和蔼待人,对外人的问好通常都会进行回应,这使得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非常好。

  乾清宫此时笼罩在一片惨云愁雾中,嘴上已经留起了胡须的崇祯皇帝正召集朝中的文武大臣商议关外的战事,由于战况不利众人的情绪显得都非常低落。

  崇祯皇帝神色严肃地端坐在龙椅之上,时至今日他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初登大宝的少年天子,而是君威赫赫的大明皇帝。

  面对关外的战事崇祯皇帝既恼火又心急,此次为了救锦州城他可是调集了北方最精锐的二十万大军出关,这些军队可是这十几年来苦心操练的明军主力。

  原本,崇祯皇帝认为明军出关后清军将无法招架而退兵,可无情的现实却狠狠地给了他一记耳光。

  出关的明军不能未能击败清军反而被皇太极率领清军围困在了松锦地区,进退维谷,着实令崇祯皇帝感到恼火,但又无法坐视唯有想办法进行救援。

  可明军的主力已经被洪承畴带走,现在朝廷一时间哪里又能抽调出军队来出关救援,况且又有谁能担此重任?

  “皇上,唯今之计臣觉得唯有调集水师前来,方能解关外之围。”沉默中,一名身穿从一品官袍的官员率先开口,沉声向崇祯皇帝说道,此人是兵部尚书陈新甲。

  “水师?”崇祯皇帝闻言眼前亮了一下,水师虽然行事低调尚不为人所知,但当年石门山一战已经展现出了强悍的战斗力,可谓大明精锐中的精锐。

  “皇上,远水难救近火,水师现在被李太傅调去南洋征剿当地匪民,一时间恐怕无法撤回,而且一旦把水师撤回那么南洋的事情可就要大受影响。”

  这时,吏部尚书李日宣向崇祯皇帝一躬身,皱着眉头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皇上,术业有专攻,水师虽然厉害但精通的是海战,在海上所向披靡,能登陆作战的兵力不足一半,当年李太傅正是基于此原因才没有贸然调水师主力出关作战,以至于与建奴血战石门山。”

  随后,户部尚书李待问也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如今建奴势大,水师的兵力显得有些杯水车薪,不宜贸然调动,否则影响巨大。”

  “是呀,水师还是不动的好。”现场的其余官员闻言纷纷开口附和,都反对动用水师。

  水师能打在京城官场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水师一来兵力有限只有三四万,二来还要负责维护海外贸易航道的安全,如果不是万不得已最好还是不要动用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