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第5节(1 / 2)





  张家人帮了乔家那么多,耿氏自然不介意。

  但方子不是她的,“这方子是我儿媳妇外家祖传下来的,需要用的东西我也不太清楚,我叫苗氏过来说。”

  苗婉吃完饭后,就在东屋里研究怎么把芳精油给提炼出来。

  这是目前成本最低的必需品,没有香味的猪胰皂只能叫黑胰子,不能叫香胰子。

  正想着的时候,耿氏过来叫她了。

  苗婉跟婆婆到了堂屋,张娘子过来拉她坐下,“四个多月,该有胎动了吧?我们家老三媳妇比你早怀上一个月,肚子里那个可皮实了,想必又是个尕娃子。”

  苗婉看了眼抚着肚子的张三壮媳妇,人家像是半个小西瓜扣在肚子上,她还只不过刚有起伏。

  她摸着肚子有点羡慕,“昨天才刚有动静,今天一直没动。”

  “刚开始是这样,过阵子动的就多了。”张娘子笑道,“你要做一锅卤下水,需要啥调料只管跟婶子说,过会儿我让我们家二壮去瓦市或者条街铺子买。”

  西宁镇靠近北蒙,在镇子东头形成了特殊的瓦市,里头除了岳朝百姓,北蒙商人、西域商人甚至是少数民族的鹘族人都有,卖的东西很杂。

  但瓦市大都是帐篷和露天摊儿,靠近瓦市有条细长胡同,算是西宁镇的商业街,叫做条街,几乎所有食坊酒肆甚至勾栏都在那里,特别热闹。

  苗婉心下一动,倒是不急着说需要买什么,只冲张娘子道,“卤下水是好吃,其实猪脚也挺好吃的。”

  张二壮媳妇杨氏皱眉,“你是说胙肉?怪腻乎的,那东西比下水还脏呢。”

  胙肉就是煮肉,比起寻常炒菜,也就放盐和酱油,跟卤货有点像,但滋味完全是天上地下的区别。

  下水起码是猪身体里的,猪蹄子天天踩在地上,谁知道都踩过什么。

  苗婉笑了,“不是胙肉,据说是前朝时自江南传过来的做法,万物皆可卤,像卤猪头肉,肥瘦相间,不柴不腻,颜色跟朱砂一样鲜亮,在江南酒楼里被称作鸿运当头,极为受商人们追捧。”盼盼

  张三壮媳妇孙氏若有所思,鸿运当头?这要是放在酒楼里肯定不愁卖。

  苗婉继续道:“至于卤猪蹄儿,我听外祖母说过卤好了肥而不腻,肉质滑嫩,对小孩和妇人皮肤都好,而且这道菜还有个名儿叫金榜题名,步步登高,所以每到科举放榜前,好些学子都要抢。”

  杨氏眼神也闪了闪,这可都是好兆头啊,又都是价贱之物,偏煮的时候香死个人,这要是去瓦市上煮了卖,吆喝好了估计能赚不少。

  苗婉见张家俩儿媳都听明白了,便不再说下去。

  财帛动人心,偏她们娘仨得闷声发财,得看看张家什么反应,要合作得先看人品。

  锅里的卤水还能再煮一桶下水,要是不用大棒骨,第二桶就得再添初次一半的香料进去。

  她想了想,只跟张娘子道:“待会儿让娘跟二壮去瓦市如何?我们家正好也要买些物什,因卤方是我外祖家的方子,我也不敢随意告诉旁人,调料让我娘买,回头请张家几位兄长用柴火和水来补就行。”

  张娘子心里也有些想法,她家也不缺这仨瓜俩枣,干脆直接拍板,“那婶子就不跟你客气,往后你们家的柴和水张家包了,不能白用你家的卤水,回头咱家的下水和猪脚都留给你们,咱家不缺猪肉,拿同等的肉跟你们换卤货如何?”

  苗婉眼神一亮,正和她意,肥皂和香皂原料来了。

  作者有话说:

  阿达阿姆:西北爹娘的叫法。

  尕娃子:西北小男孩的叫法。

  枸杞不是西北人,都是从百度查来的,凑个趣儿,勿考据哈~

  第5章 (捉虫)

  吃完午饭,张二壮陪同耿氏去过瓦市,一进家门就忍不住揉着胳膊开始咋呼。

  “阿姆,嫂子,你们是不知道,乔婶子去瓦市花了多少银子。”

  张娘子和几个儿媳妇正在堂屋里做绣活闲磕牙,闻言几个女人都挺感兴趣。

  二壮媳妇杨氏问,“花了多少?买啥了?”

  “买了好大一大桶羊奶,还买了一大筐荆芥,这些倒是不值多少铜板,她竟然还去西域商人那里买了好些香料,老天爷,那东西一小撮就要一两银子,乔婶子总共买了没多少,花了足足五两银子。”

  以前张二壮就知道西域来的香料很贵,可他没想到还不到二两沉,竟然比他们收一头猪还贵。

  三壮媳妇孙氏眼神闪了闪,立刻问,“乔婶子买西域香料作甚?”

  张娘子看了眼孙氏,没说话。

  “乔婶子说有些是卤水要用,有些是给儿媳妇止吐的。”张二壮听弟媳问了便老实回答。

  “我看乔婶子也觉得贵,掏银子的时候手都抖,估计是没买够,还上药堂里买了陈皮和山楂,去调料店里也买了不少东西。”

  杨氏皱眉,“要是这么算,三锅下水少说得五两银子成本,可比吃猪肉贵多了啊。”

  本来要是东西价贱还能拿出去卖,可卤水这么贵,下水得卖天价才有得赚。

  张二壮反驳,“不是啊,我问乔婶子东西这么贵她咋还舍得买,她说这卤水是能反复用的,前头料放足了,后头隔一段时日放上一点就够,卤水会越煮越香,买这一回,就算天天煮,用到明年春没问题。”

  要不是算明白了这笔账,耿氏绝对舍不得花这笔银子。

  三壮媳妇孙氏摸着大肚皮的手顿了下,看着婆婆试探着道,“听起来乔家也有意要卖吧?这卤货也不是只能卤下水,卤肉啥的不也成吗?要是三壮会做的话,起码能在酒楼里当个掌勺师傅。”

  杨氏看了眼自家男人,也跟着喃喃道,“二壮天天在家呆着也不是回事儿,要是能多卤些肉出来,往瓦市上去卖,也比咱们杀猪赚钱啊。”

  张大壮能接张屠夫的家业,张三壮人聪明,有老丈人在酒楼里做厨房大师傅,早晚能成掌勺,家里就剩张二壮不上不下的,没啥出息。

  杨氏虽然因为不喜欢荆芥味儿没吃多少卤下水,但听苗婉说那鸿运当头那些的时候就动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