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逐鸾第16节(2 / 2)


  “不爱看”

  荔知苦着脸。

  谢兰胥轻轻笑了一声:“我也不爱看。”

  “那你还看”荔知问。

  “打发时间。”谢兰胥说,“反正没事可做。”

  荔知心道她便是无事可做也不会去看这种催人入睡的书。

  她趴在木格窗上,继续百无聊赖地发呆。

  不一会,林中陆续有人跑出,手里或多或少抓着一把蘑菇。荔知还看见了荔家人,郑氏和荔晋之慌慌忙忙地从林中走出,胸口鼓鼓囊囊,隐约有蘑菇的身影。王氏和荔惠直也是一手一把蘑菇,荔惠直兴奋不已,小脸上满是笑容。

  荔知本想在王氏经过马车时提醒她蘑菇有毒的可能性,王氏却在注意到她的目光后,将两手的蘑菇藏在身后,绕路快步走过了马车。

  “他们不会听你的。”谢兰胥说。

  荔知何尝又不知道呢

  饥饿的人不会因为几句没有依据的猜测就舍弃到手的美味。

  不多时,锅炉架起来了。

  流人们从没这么团结过,有锅的献锅,有盐的献盐,有菇的献菇,所有人都围在小小的锅炉前,不停咽着口水。

  马车里的荔知闻到若有若无的蘑菇汤香味,肚子发出响亮的叫声。

  她尴尬地回头望了眼谢兰胥,后者不动如山,头也不抬。

  荔知好奇他在蘑菇汤面前也不为所动,开口道:

  “殿下”

  谢兰胥“嗯”了一声。

  “你不饿吗”

  谢兰胥没有回答饿还是不饿,他只是轻描淡写道:

  “习惯了。”

  同样是流放多少天就饿了多少天的荔知,丝毫没有觉得饿习惯了。

  如果大家都吃不上东西还好,如果有人吃起好东西——比如现在的蘑菇汤,她就饿得肚里痒痒,像是有只手不停抓来抓去。

  “我的厨艺很好,”荔知说,“等到了鸣月塔,殿下一定要试试我的手艺。”

  谢兰胥又“嗯”了一声。

  “殿下,我们走了有一半的路程吗”荔知又问。

  “不知道。”

  “甄迢一定知道,殿下可以问——”

  道德经盖住荔知的视野,也打断了她没说完的话。

  “安静,节省体力。”

  多说两个字能费什么体力

  荔知撇了撇嘴,倍感无趣地继续观看车外的热闹景象。

  一锅蘑菇汤,让死气沉沉的流人们都活了过来。许久未见的笑容出现在人们身上。有文人受到取笑,因为他在喝蘑菇汤前忍不住有感而发吟了一首蘑菇诗;有人连喝两碗热汤还不够,拿着空碗向锅前的人赔笑想要再盛一碗。

  有人喝了个水饱,倚靠着树干,对着明月唱起思乡的歌谣。役人罕见地没有阻挡,反而跟着歌声踩起拍子。

  在悠扬的歌声之中,不少人都低头抹起眼泪。

  荔知也被勾起思乡之情,低声哼唱起来。

  京都,那个她和双生姊妹一起长大,储存着她们所有回忆的地方。

  “你想家了”

  这是谢兰胥今日第一次主动向她递话。

  荔知情绪低沉,点了点头。

  谢兰胥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但他看了荔知片刻,说:

  “会回去的。”

  荔知笑了。

  “我信殿下。”

  月光皎洁,夜色静谧。

  流人们露出难得的笑容。

  一锅蘑菇汤,让人们回到过去无忧的时候。

  荔知望着天上的圆月,不知不觉坠入梦乡。这是她自流放后睡得最沉的一次。梦乡中,她见到了久未入梦的双生姊妹。

  她含笑告诉她,一切都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