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偏执将军不装了(双重生)第137节(1 / 2)





  即便觉得那两人都死了也没什么,但临清筠愿意维护江殊澜这份心软和善良。

  江殊澜这才放心了些。

  江殊澜察觉临清筠变得与面对墨玄峤和范明真他们时不一样了。听见临清筠的声音响起时,她以为临清筠会把两人都处死。

  这些改变循序渐进地发生,总有一日临清筠会与临府唯一活下来的自己和解,她不会旁加干涉。

  江殊澜转而问:“奏折批阅完了吗?”

  临清筠微微颔首,“早点处理完,才能早点回来陪夫人。”

  江殊澜失笑道:“你要多把心思放在政事上,怎么能总想着回来陪夫人?”

  之前日日都待在一起,江殊澜已经习以为常,如今不得不暂时离开时,她才发现似乎即便只是与她短暂分离,临清筠也会觉得难以忍受。

  江殊澜知道今日肯定有很多事需要他处理,但临清筠还是抽空回了延灵阁好几趟,就为了陪她待一会儿。

  或者应说是他想让她陪,会更准确。

  临清筠忽然顿住脚步,侧首望着她,问:“我们还未成婚,夫人便开始嫌我了吗?”

  江殊澜哭笑不得道:“自然没有。”

  “那我想见你的时候,不能回来吗?”

  见他微垂着眼眸,长睫半敛,江殊澜故意问道:“陛下这是在撒娇吗?”

  闻言,临清筠故意将尾音拖长,缓缓道:“夫人觉得呢?”

  有什么轻轻慢慢地挠了挠江殊澜心尖上最柔软的地方,她自然只能顺着他说:

  “你随时都可以来我身边,只要你想。”

  临清筠用仍牵着她的那只手轻轻摩挲她纤柔的指尖,含笑道:

  “那我想让你不用与别人一样的词来称呼我,也可以吗?“

  江殊澜顿了顿,很快意识到他是在说方才她用了“陛下”这两个字。

  “我觉得‘夫君’便很好,”临清筠补充道,“‘相公’也可以。”

  临清筠永远不会在她面前自称“朕”,也不愿听江殊澜大婚之后在他面前自称“臣妾”。

  他不许他们之间的距离变得远,一丝一毫都不可以。

  江殊澜认真地与他对视了须臾,才笑着说:“好,听夫君的。”

  她故意把重音放在了那两个他想听的字上。

  翌日清晨。

  江殊澜和临清筠一起去了延乐宫,祭拜供奉在正殿中的她父皇和母后的神牌。

  在大婚之前,江殊澜想让父皇与母后知道,她和身旁的临清筠是彼此终生认定的爱人,他们可以放心。

  临清筠牵着她的手在延乐宫中站了很久。他什么话都没说,但江殊澜却觉得父皇与母后和她一样,能读懂他的心思。

  *

  与新帝即将登基的消息一同公布的,便是几日后的立后大典会与登基大典一同举行的事。民间的种种猜测也终于有了定论。

  几乎是这两个消息传开的同时,京都城中的很多店铺都开始做同一件事——给全城的人送自己店里的东西。

  这些店要么是临清筠之前的私产,要么临清筠和江殊澜曾直接或间接帮助过这些店的老板。

  其中最先停下生意不收银钱的便是清澜阁。

  一直到帝后大婚那日,任何人都可以每天去清澜阁取一份喜饼,其中包含江殊澜爱吃的糕点和各式喜糖。

  大启不避公主姓名,只避皇帝的尊号,但清澜阁不仅明晃晃地把帝后的名字都囊括其中,如今还如此大手笔,京都百姓也都隐约能猜出这家糕点店背后的老板身份应十分不一般。

  而京都好几家布匹店、客栈、茶楼、书局等也都相应送出了很多有好意头的东西。那些受过恩的寒门书生也写了不少诗句以恭祝帝后琴瑟和鸣。

  纪怀光还未走完长街,双手便已满满当当的,全是那些店主动送给过路人的东西,且都用红纸细致地包着。老板都喜笑颜开地在门口,唯恐有送漏了的。

  “陛下果然把大婚一事看得很重。”他对身旁的父亲说。

  消息放出来后这些店便同时开始动作,无论这笔钱是谁花的,都肯定有人提前计划过。

  所以此时讨论立后一事的人反而要比讨论登基大典的人多。

  就好像在陛下看来,比起登基一事,他更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即将与深爱的那个人成婚。

  纪相瞥了他一眼,“那你何时成婚?”

  纪怀光被问得一噎,连忙岔开话头:“帝后大婚的献礼您选好了吗?”

  纪相收回目光,沉吟道:“纪府的礼不用你操心。”

  言外之意是他只需要准备好他自己那份便好。

  纪怀光与陛下之间的身份不一样了,但以往的交情还在,还是得单独再备一份礼才适合。

  纪怀光也有些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