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1节(1 / 2)





  既然季初然回来了, 那季念然就没有理由不回娘家去给姐姐接风洗尘。

  因此,三月十二一早,季念然晨昏定省之后, 就带着丫鬟, 套车去了季家。随车而行的自然少不了提前准备好的礼物,尤其是给两位小外甥、小外甥女的见面礼, 季念然很是让人好生准备的了一番。

  许是因为季慧然临近生产,季府中下人的脸上都是喜气中带着一丝紧张。见将军府的马车到来, 门房忙让马车进府, 又由专人引着马车听到二门前, 季念然这才下车。在二门处迎接季念然的正是宝伞,她似乎已经接手了这份差事,引着季念然径直走向后院。

  “太太和大奶奶都在老太太院子里, 大姑奶奶也带着小郎君和小小姐住在后院,四姑奶奶随奴婢直接过去就是了。”

  季府后院,众人都聚集在老太太的小花厅内。季念然给老太太还有大太太问过好,又问过林氏好, 这才同季初然说话。姐妹两个几年未见,都已经有些认不出对方了,却好似比以前每天都能见面的时候更加亲热, 手拉着手说起话来。

  “听说四妹夫已经得了差事,在官署办差了?”季初然先恭喜妹妹。“你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秦雪歌原本就是太子跟前的心腹,得了官职的事也不是什么秘密, 季念然大大方方地接下了这声恭喜,又扫了一眼屋内,反过来问季初然,“怎么不见小外甥、小外甥女?”

  提到两个孩子,季初然脸上的笑意切实了几分,“大郎正带着弟弟妹妹们在那边屋里玩呢。”

  林氏也笑,“别看大郎只比好哥儿大了不到一岁,但是却比好哥儿懂事多了。”她又给丫鬟使了个眼色,“去把少爷小姐们都叫来,四姑来了,哪有不过来请安的道理。”

  季念然见那丫鬟得了命令出了小花厅,又笑着说道:“给我请不请安的原没什么打紧,不过我第一次见大姐家的小外甥、小外甥女,给他们带了见面礼来,怕等下忘了,那可就真的失礼了。”

  “四妹家的好东西多,就算你不给,我也会提醒你的。”季初然掩嘴笑着,也同妹妹说笑起来。

  出嫁后,季初然似乎比做姑娘时更活泼了一些,季念然就和姐姐你来我往地说起俏皮话来,逗得老太太和大太太连连大笑,“可见是姐妹情深,念丫头以前回娘家,陪着我们这几个老骨头,哪有这样欢快的时候。”

  这话却让林氏有些不开心,她嘴唇微动了一下,正要说什么,几个孩子却由各自的奶娘领着进了小花厅。

  好哥儿和珍姐儿都同季念然很熟悉,一进小花厅就扑到了季念然面前,连声叫着:“四姑姑。”

  “好哥儿乖,珍姐儿乖。”季念然搂了搂两个孩子,又从自己随身带着的小荷包里拿出自家做的水果糖出来——她也只有在回娘家的时候才会带上放着糖的荷包,喂给两个小孩子吃。

  林氏又招手,让奶娘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领到自己身边,这才轮到季初然的孩子给四姨行礼请安。

  季初然的孩子也恰好是一男一女,长子被称作大郎,大名叫范永潼,女儿被称作大姐儿,大名也走的永字辈,名叫范永珑。

  两个小孩子规规矩矩地给季念然磕过头,季念然忙让奶娘把他们两个抱起来,又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见面礼——每人一个金项圈,一块赤金珐琅长命锁,另有一个荷包,上面绣着可爱的花样,荷包里各有两个吉祥样式的小银锞子。

  同样的,她也喂了两个小孩子一人一块水果糖。又问大姐儿,“这糖好吃不好吃?”

  “好吃。”大姐儿奶声奶气地回答。

  此时,珍姐儿也已经吃完了嘴里的糖,小跑着又扑回了季念然怀里,“四姨,还要糖糖!”

  长辈们又被逗得大笑起来,林氏也摇头笑着,“四妹就是孩子缘好,好哥儿珍姐儿见到四姑姑,可比见到爹妈都亲。”

  季初然也笑,“四妹什么时候也生个孩子?到时候才热闹呢。”

  听到这话,季念然顿时就不好意思起来,红着脸忸怩地道:“这种事我哪里说得准。”

  还是老太太笑着为季念然解围,“我看他们小夫妻感情很好,怕是就快要有好消息了。”季念然被说得愈发不好意思直视大家,她扭过头去,却刚好捕捉到季初然脸上表情一瞬间的僵硬,她不免怔了一下,连害羞都忘了。

  既然说到怀孕生子,那就自然提到了季慧然。大太太又满面春风地给屋里的人介绍季慧然的近况,“问过太医了,说是不是这月底就是下月初,东宫和宫里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从太后开始,皇上、皇后、太子、太子妃,都重视得不得了!”

  众人自然又纷纷恭喜大太太和季慧然,大太太反而摆着手谦逊起来,“那是皇家福气大呢,只盼着慧儿这次能一举得男,才真的能放心了!”

  若是季慧然生了男孩,皇上和太子倒是能放心了,但是太子妃却是再也放不下心了才对。季念然忍不住在心底吐槽,但是表面上却还是要装作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

  季初然和林氏却不会考虑到这些,连声奉承老太太和大太太。这些话林氏是听熟了的,奉承话也说得多了,季初然却还新鲜着。到了最后,老太太和大太太都有些听累了,她还依然孜孜不倦地说着。“三妹福气大,我这次来,也是想带着大哥儿和大姐儿来沾沾三姨的福气,娘若有什么事忙不开的,不如我帮娘分担一些。”

  大太太愣了一下,才笑道:“你是出嫁了的女儿,是娇客,哪有麻烦你的道理。”虽然亲生女儿在听说季初然要在这个时候进京省亲的事情之后,也说过让季初然帮她分担一些事的话,但是她却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娘这句话可就见外了,咱们母女间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季初然一手揽着大哥儿,又逗儿子,“想不想在外祖家里多住些日子?”

  “想!”大哥儿看了看母亲的脸色,高声附和着。

  老太太脸上的神色也变得玄妙起来,“这些事也不急在一时。”她突然开口,把大太太险些松口答应的话又尽数堵了回去,“若到时真的忙不过来,自然有用得到初丫头的时候。”

  “是啊。”大太太也忙改口,“别说初丫头,就是念丫头,怕是也要叫过来帮忙呢!”

  “女儿不过给母亲和嫂子打打下手罢了。”季念然笑了笑,转而又同娘家人说起别的事来。

  一家人凑到一起,又各怀心思,就算有再多的话,也到不了能聊一上午的地步。最后,林氏同季初然竟聊起了家里男孩子们开蒙念书的事来。

  从古至今,出了嫁的女人们比的也不过就那么几样,婆家、丈夫、还有孩子。这话题她们虽然聊得起劲,但是季念然在一旁听着却很无聊。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用过午饭,林氏带着孩子们回了自己的院子,季初然也带着孩子们去睡午觉,季念然才头昏脑涨地进了东厢房。

  这间屋子显然有人时时打扫,同她做姑娘时的布置并无二致。躺到床上,枕被都还带着干净的味道。

  一觉睡醒,流火少见的正坐在窗下做活计,见季念然醒了,她就起身准备去外间叫绣蔓——授衣不在,流火又不擅长梳头,所以一般季念然回娘家需要歇午觉的话就会另带上一位擅长梳头的丫鬟。一般不是绣蔓就是柔桑,这次跟着过来的就是绣蔓。

  “你先别出去!”季念然忙叫住流火,“让我再躺会儿再说。”

  流火闻言不禁抿着嘴笑了起来,“奶奶怎么又赖起床来了。”

  “你是不知道!”季念然叹了口气,流火并没有跟她进小花厅的资格,上午小花厅的情形她自然不会知道得很清楚。季念然大致给自己的贴身丫鬟描述了一下,又叹息着道:“明明是一家人,有话却不直说,非得拐着弯儿的斗心眼……我可不愿意再去陪着大姐做戏了,等晚上再应付吧。”

  “大姑奶奶这是……”流火看了季念然一眼,试探着问:“要借三姑奶奶的势?”

  季念然点了点头,没想到流火一句话就点破了季初然的用意,“应该是了。只不过……”她摇了摇头,止住了下面的话。

  凭她的直觉,季初然身上怕是也发生了一件不小的事。这件事也许很难以启齿,甚至让她不能直接地向娘家人求助——就算不方便直接同姐妹们讲,但是从小养到大的女儿回家省亲,大太太必定会叫着她私下说体己话的。但是看大太太的意思,却懵懵懂懂,并不清楚季初然的目的。

  流火也不再多说,转而说起了季府下人间的闲事给季念然解闷,这一上午季念然坐在小花厅里,而她基本上就同各位主子的贴身丫鬟们混在一起,听来了不少八卦。一说这些,季念然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胡馨月和巧雁,她倚着床头犹豫了半晌,最后还是轻声问道:“你可有听人说过胡家表姐的下落?”

  “这……”流火也犹豫起来,瞄了眼窗外,才凑到季念然耳边,用气声道:“听大少奶奶身边丫鬟的口风,似乎是送到南疆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