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儿女事新布畅销(2 / 2)

  他先给老娘行礼,“娘,儿子回来了。”

  郑太太扶起儿子,“快起来,一路上顺利不顺利?”

  郑颂德起身,“都好的很,叔叔婶子和弟弟弟妹给爹娘捎了许多东西回来呢。”

  郑太太笑着点头,“王爷王妃有心了,快,来看看你媳妇。”

  郑颂德平日里大大咧咧,这会子居然有些不好意思了,“娘子,你身体怎么样了?”

  众人一听就明白他这是晓得了。

  何氏笑眯眯的,“我还好,官人总算回来了,卉姐儿天天要爹呢。”

  郑颂德扶着她的手,“那快进去坐着说吧。”

  他这几个月天天见他弟弟这样搀扶郡主,不知不觉就学到了,郑太太和唐氏瞟了他一眼,笑着没说话。

  等到屋里坐下后,郑太太问,“你叔叔婶子身体怎么样?”

  郑颂德回道,“叔叔婶子身体都好,说是十分惦记家里人,让爹娘保重身体。”

  郑太太叹了口气,“我两年没见到你婶子了。”

  郑颂德见她神色不快,连忙道,“娘,我这里还有个好消息呢。三弟妹二月十七亥时,生了个六斤一两的大胖小子。”

  果然,郑太太神色顿时欢喜起来,“果真?那可真是太好了。她们娘儿两个怎么样?”

  郑颂德仔细回道,“儿子走的时候,弟妹和孩子都好。郡主府里人多,弟妹陪嫁的婆子和宫里的嬷嬷把她们母子两个照顾的很好,娘只管放心。三弟给孩子取了个小名,叫沛哥儿。”

  郑太太有些遗憾,“旺哥儿出生我不在身边,如今沛哥儿落地,我又没看到。”

  唐氏在一边道,“娘,骨肉至亲,就算您没看到,您永远也是孩子的亲祖母。”

  郑太太又问,“你弟弟家里日子可还过的去?”

  郑颂德道,“娘放心,弟妹很会过日子,家里又体面又不铺张浪费,现在她又把金缕阁开起来了,摊子铺的还不小呢,以前只是做丝线,现在连布匹一起做,我听说汪掌柜和京城里的大师傅一起研究出了一款新式布料,现在虽然金缕阁还没回本,但儿子觉得早晚能挣够一家子的吃喝。”

  唐氏插了一句嘴,“二弟,汪家妹妹现在如何了?”

  郑颂德回道,“去年生了个儿子,现在也大半岁了。这汪掌柜真是能干,整天带着个孩子,还能把金缕阁折腾的有声有色。汪家两口子要是知道了,怕不会把肠子悔青。”

  郑太太蹙了蹙眉,“这是个苦命丫头,以前既然被爹娘卖了,如今她过好了,以后就桥归桥路归路,各过各的吧。你们也别出去说,不然她那个臭不要脸的后娘知道了,万一摸到了京城去闹,最后丢脸的还是老三媳妇。”

  大伙儿都点头,让郑太太放心。

  郑太太又看了看儿子,“京城里过的怎么样?”

  郑颂德笑道,“哎哟,京城真大呀,我这一回来看青州的街面,感觉跟乡下似的。”

  何氏笑骂他,“才出去几天,眼睛就长到头顶上去了。”

  正说着呢,郑晗珺带着卉姐儿来了。

  看到妹妹,郑颂德又想起了妹妹的亲事。

  卉姐儿看到她爹,飞奔而来,“爹,爹,你回来了。”

  郑颂德抱起了女儿,在她脸上亲了几口,“卉姐儿乖,想不想爹?”

  卉姐儿点头,也在他爹脸上亲一口,“想,想爹。”

  郑晗珺问过了好,就坐到一边去了。

  郑颂德看了妹妹一眼,郑太太看懂了儿子的意思,“珺丫头,你二哥远道回来,你二嫂不方便,你去让厨房烧热水,晌午做一顿好饭,再督促你二哥院子里的人把他的东西都收拾好,还有他带回来的东西,里头肯定有单子,你带人先清点一遍。”

  郑晗珺应声而去。

  等她走了,郑太太笑看儿子,“说吧。”

  郑颂德笑道,“娘,儿子和三弟擅自做主,给妹妹定了亲事。说的不是别人家,正是三弟妹四伯父家里,章郡王府家的庶出第七子,赵宏俊。”

  郑太太吓了一跳,“那是郡王府,咱们家门第太低了些。”

  郑颂德在京城混了两个多月,多少也知道一些,“娘,章郡王虽是郡王爵,但他儿子多,一个最小的庶子,以后只能封个低等的爵位,连家产都分不到太多。好在这孩子人还不错,如今在学武。我听三弟妹跟我说过,皇家子弟要是走武科,以后先做个侍卫。这种陛下的亲侄子,至少也能捞个宫廷里的侍卫做做,要是以后能立功,就能做武官呢。”

  郑太太点头,“孩子人品怎么样?”

  郑颂德道,“是个肯上进的,听说习武十分肯下力气。”

  何氏在一边插嘴,“官人,这习武之人,会不会长得五大三粗的?”

  郑颂德笑了,“娘子你糊涂了,你想一想,皇家子弟娶老婆,不管正房偏方,哪个不是顶顶好的大美人,生出来的孩子还能丑了?”

  何氏忍不住笑了,“说的也对,我就怕长得难看,妹妹害怕。”

  郑颂德摆手,“快别胡说了,俊哥儿长得好得很,天天习武,身上自有一股英武之气,又是皇家子弟,到哪里都不丢人的。”

  郑太太又问,“皇家的子弟,年龄也不小了,身边没人吧?”

  郑颂德咳嗽了一声,“娘放心,婶子和三弟妹看着呢。他一个庶子,在府里也说不上特别得宠。此次定亲,叔叔说了,他要是敢欺负妹妹,叔叔就当娘家人把他腿打折。”

  郑太太顿时放心了,“咱们家真是欠你叔叔家良多,也不知道这辈子能不能还得清。”

  几人都不说话了,郑太太自己先回过神,又和儿子说了一些话,然后打发他们两口子回去了。

  等夜里郑老爷回来后听说女儿的亲事定了,仔细问了问后,点头道,“有你们叔叔作保,咱们就放心了。”

  郑晗珺也知道了,一直红着脸坐在那里。

  郑颂德让人拿出个匣子来,递给郑太太,“娘,郡王妃说,妹妹不在京城,该有的礼数也不能少了。这是给妹妹的见面礼,里面那根最好看的簪子,是给妹妹插戴用的。婶子还问过我,以后妹妹要怎么发嫁,要不要提前送去京城?还有,过一阵子郡王府下聘,我让三弟和三弟妹收了。”

  郑老爷想了想,“此事先不议,容后再说。”

  郑太太问儿子,“可把郡王爷和王妃的尺寸带回来了?”

  郑颂德点头,“都写好了,俊哥儿还有个亲姐姐汉阳县主,和三弟妹关系很不错。姐弟两个自小没有亲娘,妹妹既然准备做针线,给这个姐姐也做一些。”

  郑太太点头,“是这个理,珺丫头,往后你就莫要再闲着了。”

  郑晗珺红着脸点头。

  郑太太笑道,“好了,吃饭吧。”

  一家子一起热热闹闹地吃起了饭。

  第二天,郑颂德先去了魏家,送了厚厚的礼物,转达了刘文谦夫妇的问候。

  刘文远听说郑颂德回来了,眼睛睁的老大。上一次郑颂贤回来,并没有去他家里,刘文远有些失望,但他也不敢乱说什么。当日刘文谦被围,他们都躲的远远的,如今他发达了,谁还敢往上凑呢。刘文谦上一次故意不让女婿去看汪氏,就是给刘氏宗族的人提个醒,不要以为他是个不记仇的人。

  郑颂贤当日不去刘家,九老太爷虽然有些遗憾,仍旧压着族人不许闹事,谁敢出去说一句闲话,立刻逐出宗族!

  刘文远得了刘文谦的布庄,老老实实做起了小买卖,换了个二进的大宅子。九老太爷见徐氏每天在他家门口疯疯癫癫,又见花氏在家里当家做主起来,立刻勒令刘文远把徐氏弄进家门养着,又让他给二郎娶了媳妇,并让二郎媳妇当家。

  徐氏虽然有些疯癫,能回来也十分高兴,她可太恶心姓张的了。徐氏回来后,每天喜欢找花寡妇的麻烦,徐氏说自己是正房,花寡妇敢不听话,自己就能打她。花寡妇说徐氏已经被休了,没资格管自己。两个人动不动就打了起来,家里成日家鸡飞狗跳的,刘文远经常被气的火冒三丈。

  汪氏的身体越来越差,现在一天只能吃得下一碗粥,大家都觉得汪氏可能不行了。

  身体越差,汪氏似乎又变清醒了。她听身边那两个婆子说了养子的事情,大火自焚,被叛军带走,进京封王。

  汪氏一个字都没说,这个儿子,这辈子和她的缘分尽于此了。

  这次郑颂德过来,刘文远十分高兴,难道大哥又准备认自己了?呸呸,不能叫大哥了。

  郑颂德十分客气,“二叔,我回来前,王爷嘱咐我,不管以前你们做了什么,如今他过好了,也不想再计较。希望二叔好生过日子,照看好太爷坟茔,奉养老太太。”

  多的话再没有了,刘文谦是刘家养子,他发达了,并没有提携自己养母家的弟弟,反倒是对义兄一家子多有赞誉。有人说他重情义,也有人说他寡情。但不管怎么样,他还是要问一问,毕竟,二老太爷和汪氏把他抚养大了,二老太爷很疼爱他,如果没有这一对夫妻当年的一念之举,说不定他就被人卖到什么脏地方去了。

  但刘文谦知道,刘文远眼里只认得一个利字,给他太多,他贪心更重,一个布匹店,够他养家糊口了。

  刘文远听完郑颂德的话,略微有些失望,还是很礼貌地问候了刘文谦夫妇和几个孩子们。

  郑颂德稍微说了几句话就走了,留下了一些礼物,都是些京城普通的料子和吃食。刘文远虽然失望,也不敢表现出来,让老二媳妇把东西处置好。

  对刘文远来说,家里的鸡飞狗跳不算个什么,一个锅里吃饭的兄长不认他,才让他抓心挠肺。满青州的人都在笑话刘文远,当日想坑人家,好了吧,如今人家发达了就不管你,让你黑心!

  出了刘文远家,郑颂德又去了万氏母子那里。

  万氏如今经营着儿子媳妇的胭脂铺子,钱氏虽然有意见,也不敢来放屁。万氏不是个贪心的人,儿媳妇把胭脂铺子托付给自己,她自然不能独吞了。她让蔡二郎把账目做好,得到的利润,她留下四成,另外六成,前些日子托郑颂德送给了刘悦妍。

  老蔡头刚开始有些想法的,他觉得万氏的儿子发达了,哪里会在意这个小铺子,甚至还想过让自己两个儿子去投奔闫庆才,万氏和他大吵了一架,骂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人家闫家正经兄弟都没去投奔,二郎用什么身份去?你怕京城里的人不知道庆才他娘改嫁过?谁要是敢偷偷摸摸去找庆才,她立刻和老蔡头和离,儿子她都不要了。

  老蔡头吓得顿时蔫了,因万氏一直住在城里,他刚开始觉得那是钱家的铺子,自己来了显得没面子。万氏也不理他,自己带着儿子住这里。老蔡头渐渐也坐不住了,万氏比他小了那么多岁数,如今儿子发达了,要是真不要他了,扭脸就能找个有钱人家嫁了。

  老蔡头见大儿子一家能把日子过好,他收拾好了铺盖卷往万氏这边来了,态度比以前好了许多,从来不敢在万氏面前摆男人的臭架子。

  万氏收到了儿子媳妇送的东西,抱着东西哭了一场。哭完后她把眼泪一抹,继续看着蔡家和闫家两家人,谁敢打着她儿子的名义在外头胡来,万氏再也不做贤良人了,插着腰就去骂!

  万氏忽然变厉害了,闫老爷和钱氏哪里还敢惹她。万氏顿时觉得扬眉吐气,心里觉得还是这样好,贤良有个屁用!

  青州这边有郑家父子盯着,各家都老老实实的,没人敢闹事。

  话说京城那边,汪彩凤回金缕阁和两位师傅琢磨了好多天,又回来找刘悦薇回话。

  这次她拿来的布,比上次摸起来手感更好,“郡主您看,这布可还用的?”

  钟妈妈摸了摸,“用的用的,这布真好,又厚实又透气,别说普通人家,富贵人家也用的。”

  刘悦薇问,“表姐,这布有名没?”

  汪彩凤笑,“我们都等着郡主起名儿呢。”

  刘悦薇笑,“咱们也不出花头,既然是青州来的,就叫青州棉。表姐回去后,先找人把织布机改造一下,然后找人成批量织。织布机的改造也要保密,别咱们还没挣钱,让外头人学去了。账上的银子可够?”

  汪彩凤点头,“郡主放心,我找来的人,都是签了契书的。要是敢泄密,没个几千银子,谁也别想走脱了。丝线和普通的布匹这些日子出了不少货了,暂时流水还够。招财真会找路子,那外头的客商好像都是他家亲戚似的,他总是能找到合适的人。等这青州棉出来了,要是卖的好,很快就能回本了。”

  刘悦薇也不是小气人,“等青州棉出了第一批货,你把账本子给我看,我给你们分红。”

  汪彩凤连忙道,“不用不用,郡主给我月钱就行。”

  钟妈妈笑,“汪掌柜,你不要钱,招财怎么好意思要呢,招财还要攒钱娶媳妇呢。”

  汪彩凤这才不再拒绝。

  没过多久,青州棉忽然就在京城小有名气起来。这等厚实的棉布,做里衣最好。有别的商家见汪彩凤一个女人做了金缕阁的大掌柜,不免动起了歪心思。有人想收买金缕阁的另外两个大师傅,还有人想找改造织布机的匠人打听织布机的事情,甚至有人见汪彩凤年轻,想使美男计。

  汪彩凤的契书惩罚条例写的十分重,当然,作坊里生意好,大家的奖励也高。来做工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女子,谁也出不起天价赔偿。等众人打听到这是长乐郡主的产业,没背景的不敢再妄想,有背景的也要掂量掂量,为了家作坊和长乐郡主为敌,有些不太划算。

  汪彩凤和招财一个主内一个主外,青州棉的销量越来越大。当日第一批货出来时,汪彩凤把价格就定的比较高。招财又懂经营,货还没出来呢,名气就出去了。酒香不怕巷子深,外地的客商们纷纷来找货,但不是买不到,就是货不够。

  人都是这样,要是尽着他买,他反倒不稀罕,东西不够,就越来越紧俏。

  汪彩凤卡着销量,价格也抬了上去,既能赚钱,又不会让大家太累。等来买的人多了,她又继续开始招人。

  她一边带着孩子,一边忙活得脚打后脑勺,等欢哥儿一岁的时候,汪彩凤和招财不仅把金缕阁的本钱挣回来了,还多挣了七八千两银子。

  刘悦薇给了汪彩凤和招财一成的奖励,剩下的钱,她有别的用处。

  这大半年来,金缕阁是汪彩凤和招财当家,连巧巧都渐渐成了技术娴熟的女工,只有上官灵犀一个人,每日就帮汪彩凤打理一些闲事,记账、管工人们的吃喝、跑衙门立契书,最重要的差事就是带孩子。

  金缕阁的人都见怪不怪,汪彩凤每日泡在作坊里,上官灵犀整天抱着儿子哄,除了喂奶,汪彩凤白天基本上没工夫抱儿子。上官灵犀一点意见都没有,每日抱着儿子到大街上逛,在天桥底下听人说书,去庙会上玩耍,爷儿两个关系倒是越来越好。

  刘悦薇觉得时候到了,让人把上官灵犀叫了回来。

  ※※※※※※※※※※※※※※※※※※※※

  早上好呀小可爱们!

  其实男人带孩子也挺好的,他们力气大,抱一个小时都不累。像作者这样的废柴,二三十斤的娃,抱五分钟就不行了。

  感谢在2020-10-24 19:43:04~2020-10-25 18:21:2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3900169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mr.bravery 30瓶;43900169 20瓶;星璃、夜色月满 10瓶;ltjenny、土豆排骨、梅五 5瓶;方也、爱吃烤肉的东条同学 2瓶;m&y、myadam11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