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69)(1 / 2)





  两方僵持不下,台上的snake却已经进入了状态,他难得严肃,一本正经跟所有学生强调了一遍你们已经是真正的高三生了,然后围绕该主题,发表了一篇大约长达十五分钟的演讲。

  言辞极具煽动性,把高考的紧迫和重要描绘得刺激人心,刚才两个班还有心思明争暗斗,这会完全没降服了,大气也没敢出地聆听教诲。

  最后snake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ending结束了演讲,又给新集体制定了一点规则和制度,因为这里是A班,两个班大部分的班干部也都集中在这里,通过石头剪刀布的方法选出新集体的班干部。

  解决了内务,一节课时间已经所剩无几,snake争分夺秒,示意大家找出暑假布置的物理试卷,准备开奖。

  陆仅突然举手。

  snake示意他说。

  陆仅起身,椅子在他腿后发出拖拖拉拉的响声,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把自己的桌子和裴箴言旁边的那张调了个位置,无视诡异的氛围,落座裴箴言身边。

  过于明目张胆,连知晓内情的snake也一时不知道接什么。

  众所周知,尽管裴箴言和陆仅是全校最强劲最具代表性的竞争对手,但俩人之间所有的战火几乎都来源于裴箴言的单方面挑衅,而陆仅的性子相对内敛成熟,常年对裴箴言保持冷脸,似是不屑回应这般孩子气的争执,更别说主动挑衅。

  裴箴言本来还在思考要怎么把陆仅骗过来或者哄过来,什么美男计,激将法,36计想了个遍。

  谁曾想他什么招数都没来得及施展,没费一兵一卒,人家自己过来了。

  坐下以后,还在桌下轻轻捏了捏他的指骨,他准备反握时,这人又狡猾地避开了。

  接下来,所有人清晰听到陆仅吃错药般开口宣战:我过来会会他。

  第78章

  裴箴言和陆仅从小学开始到初三,直是同班同学,小学不必多说,裴箴言从一开始就是奔着陆仅去的,进的当然是陆仅他们班,后来上了初中,又起和全校成绩最优秀的四十个人分到实验班。

  整整九年,都是同班同学。

  但从来没当过同桌。

  每次换班或升学的时候,两个人都尝试坐到一块,但用不了几天就会被班主任调开两个要好的男生坐在一起等于世纪灾难,说不完的话,惹不完的祸,安生超不过三分钟。

  但凡脑子正常的班主任,都不可能放任他们狼狈为奸。

  上小学第三天,裴箴言被强制和陆仅分开的时候,直接就给急哭了他跳级,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幼儿园,以为能用这招达成切目的,谁知老师根本不买账。

  现在上高中了,思想成熟了,渐渐分得清事情轻重缓急了,老师也不可能像小初时期凡事都干涉学生,像座位这种无伤大雅的小事,只要不是太过分,老师基本不会反对。

  snake也不例外,随了他们两个,只示意班里学生安静。

  裴箴言记得,小时候他和陆仅上课说话得传纸条,他们座位又往往被分得很开,传个纸条得拜托好几个同学,欠了不知道多少人情,或者得趁老师转身写板书的时候冒险抛纸条。

  总之上课想说两句话非常不容易,都不敢说废话,只敢挑最紧要的讲。

  后来上了初中,家里给买手机了,上课想说话的时候能通过手机交流了,较小学生时代方便很多。

  但方便程度跟当同桌比起来,根本就是弟弟,只配提鞋。

  裴箴言返璞归真,往草稿本上写了段字,趁snake不注意,推到三八线那头去了。

  陆仅低头看。

  「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都学会享受地下情了」

  陆仅:

  最近裴箴言说孩子长大了,翅膀硬了上瘾,动不动就拿出来调侃他。

  合着他以前在裴箴言心里什么都不会呗。

  「你怎么跟土狗样一惊乍,没见过世面吗」

  陆仅如是回复。

  艹。裴箴言收到回执以后低声咒骂句,用手肘用力怼了下他的胳膊。

  陆仅低头憋笑,回怼。

  snake站讲台上,对台下的切目了然,很快就注意到他们的小动作了,递过来一个警告的眼神。

  俩人这下安分了,生怕好不容易当回同桌又被隔开,终于把心思放回课堂。

  没过两分钟,裴箴言余光注意到陆仅又把胳膊挪过来了。

  但不是怼他,只是将手肘和他的轻轻抵在了起。

  教室里开着空调,头顶还有风扇在吹,室内温度很低,这么靠在一起,对方偏低的体表温度便传递过来,玉似的沁凉,多贴一会,又变得温润。

  随着这个小动作,陆仅的心里有什么东西渐渐溢满。

  他和裴箴言有过比这亲密许多的温存,他记得他刚搬回江南华庭那会,他连被裴箴言碰下衣角都不自在,随随便便点小接触,都够他回味半天。

  后期随着交往,他对肢体接触的适应度越来越高。

  这个过程不可避免,也很难逆转。

  但偏偏就是这样不值一提的触碰,又让他下子回到最初的悸动。

  年级被迫分开的时候,裴箴言可以不管不顾嚎啕大哭,但他不能。

  后来每次升班或升学,他都很想管住自己也管住裴箴言,但他们都太年幼了,根本无法克服天生的吸引力,坐在一起就忍不住说话玩耍,只得次又一次被迫分开。

  终于,他从小到大的渴望,在他和裴箴言最后一年当同学的时间里实现了。

  最辛苦的高三,他居然能有裴箴言做同桌作陪,他的青春会有次最圆满的落幕。

  *

  进入高三,裴箴言和陆仅双方的母亲也都绷紧了神经,汤婉约出差的次数明显变少,陆凝霜也时不时小住下来照顾陆仅几天。

  虽说在家里俩人没法再像从前样肆无忌惮,不过念在白天能在学校待整天的份上,倒也算此消彼长,能量守恒。

  七班和八班处在同个屋檐下,掰头花的方便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更夸张的竞争意识加上高三学业压力的觉醒,第一次月考下来,A班的成绩跟尖子班不相上下。

  A班的赢面在于上限,无论是霸占top2的明辉双骄,还是前10前20之类的排行的占比,都略优于尖子班,但短板在于下限和平均分。

  综合实力下来,两个班难决胜负,从某种意义上成为了高三的第二个尖子班。

  A班最近有两大流行语。

  是干死尖子班。

  七班和八班的班籍保持高二不变,分成两个班上课只不过为方便区分进度。年级总榜上没有A班或B班的分表,甚至连人员都不是固定的,第一次月考过后,两班互换了五六个学生。

  所以A班B班其实是两个说不存在也存在、说存在却又不存在的模糊概念。

  就是这样一个敌我混杂、官方意义上并不存在的A班,竟从战火纷飞中,凝聚起了种怪异的团结,用来对抗尖子班。

  没有人承认这是团结。

  用西游组的话来说:什么团结,我们和那群鬼子不可能能有团结,只是暂时有同个目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