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回到1972第58节(2 / 2)


  顾小牛已挤到他爹怀里,坐到他爹腿上,“我都行。”小手一挥,差点给他爹一巴掌。

  顾承礼按住他不安分的小爪子。

  吴政委犹豫片刻,吐出一个两位数。

  顾承礼把书放到桌上,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出现在两大一小眼前。

  吴政委一看只有四句,暗暗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

  顾承礼道:“我给你们念五遍,然后你们默念一会儿就开始?等一下谁先背?”

  吴政委下意识说小牛,一想要是孩子真背出来,他岂不是有占人便宜的嫌疑,“我先,让小牛多想一会儿。”

  “行!”顾承礼每念一遍停顿片刻,五遍过后给他们留差不多一分钟的时间,就让吴政委开始。

  吴政委信心满满,脱口而出前两句,杨红梅不由得转向他。吴政委的眼角余光注意到这点,颇为得意。

  “还有两句,别高兴太早。”顾承礼提醒他。

  吴政委大手一挥,“这有何难,听着,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雨夜时。”随即就看向顾承礼,一脸的得意。

  顾承礼的眉头挑起来。

  吴政委心里一咯噔。

  “你确定?”顾承礼悠悠地问。

  吴政委被问的不确定了,在心里默默的背一遍,“确定!”

  “小牛,还记得吗?”顾承礼问。

  小孩点头,“记得啊。”跟吴政委一样快速说出前两句,停顿一下,给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一样欸?”杨红梅惊讶,“这是不是打平了?”

  吴政委道:“当然——”

  “当然不是。”沈如意坐下就说,“老吴大哥,你再背一遍,只背后两句。免得你说我们耍赖,这次就让嫂子当裁判。”

  吴政委心中莫名有点慌,想到小牛背的跟他的一样,不禁看了看顾承礼和沈如意,这两口子今儿是怎么了,难道想把我绕进去?

  做梦!

  也不看看我老吴是干什么的。

  吴政委昂首挺胸,“背就背,不就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雨夜时吗。”随即转向杨红梅。

  杨红梅一脸的懵逼,看向沈如意,“这跟小牛刚刚背的有啥不一样吗?”

  “不一样。”顾小牛实在忍不下去,拨开他爹的大手,从他爹腿上跳下来,“是夜雨时,不是雨夜时。”

  吴政委一时没听明白,让顾承礼解释。

  顾承礼见他见到棺材还不掉泪,“你写下来。”

  “写就写。”吴政委这次写的快,刷刷几笔就把十四个字画出来。然而,“何当共剪西窗烛”七个字错了仨。

  顾承礼顿时觉得脑壳痛,把书递给他,有气无力地说:“自己对一下。”

  吴政委对一遍,还是没发现问题。

  顾承礼忍不住端起水杯。

  沈如意不禁同情他,“老吴大哥,一个字一个字大的对。”

  “马勒个把子!”吴政委朝自个脑袋上一巴掌,“我咋把剪写成煎了?肯定是饿了。”

  顾承礼气笑了,“只有那一个?”

  “好像‘窗’里面的字写成了又,蜡烛的烛我写成了竹子的竹?”吴政委说着看向顾承礼,“还是印刷的时候书印错了?”

  顾承礼无语,甚至想骂人,“这书是我在教室里捡的,它出错的几率比你走路摔倒的几率都小。”

  杨红梅顿时替他感到尴尬,连忙说:“小顾,别跟他一般见识。你当他白字先生是咋来的。先说说他哪里错了。”

  顾承礼不想跟他说话,“让他自己看。”

  吴忠义连忙往下对,对到雨夜,堪称幡然醒悟,又朝自个额头上一巴掌,“我这个脑袋唷,真是老了生锈了。”

  “我看没有,反而还很活跃,都会自己改诗,自个造字了。”沈如意笑着调侃。

  向来脸皮厚的人难得脸红,吴忠义一巴掌盖在脸上,“弟妹,就别调侃我了。”

  “那是我赢了吗?”小牛好奇的来回打量几个大人。

  杨红梅点头,“对!明儿伯母就给你买。”

  小孩顿时乐得乱蹦踧。

  沈如意道:“还不谢谢伯母。”

  “谢谢伯母。”小孩说出来就转向吴忠义,“吴伯伯,我们还比吗?”

  吴忠义黝黑的皮肤烧起来,“不,不,我得练字。”

  小孩好失望,“那我们以后再比吧。娘,我想上床玩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