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节(2 / 2)


  肖氏忙道,“我去备热水,给官人沐浴。”

  是的,晚上的纸要李穆川来烧,但他得先洗头洗澡换干净衣服,以表敬意。

  郑氏和肖氏在婆母的指挥下,在堂屋供桌上摆好祭品,然后婆媳三人一起退到了一边。李泗新指挥两个孙子,贴好了大门、二门、东西厢房和厨房门口的春联。

  李穆川从头到脚洗个遍,换上干净衣服,准备祭祀。家里的氛围忽然严肃了起来,连三郎都感觉到了,不敢再吵闹。

  只见供桌上从左至右昭穆神位依次排开,共五个香炉,每个香炉前面一个祭碗,每个碗前面一杯酒。中间的主碗里是一块槽头肉,李姝知道那就是猪脖子肉,猪身上最难吃的一块;两侧分别是一块鱼肉和一块鸡肉,再两侧是两块豆腐。供桌两边,各点了一根红蜡烛。

  李穆川将预备好的香,每炉三根分好。先拿起三根,在蜡烛上点燃,然后走到供桌正中央,三鞠躬后,插在中间的主香炉上,随后,依次将其余四个香炉也插满。这五个香炉里的香,要一直烧到午夜接新年。要及时更换,保证香炉里的香不能灭、不能断,一旦灭了或者断了,就表示家里香火要断了,或者家里的男丁有灾难。

  李姝曾偷偷问过肖氏,要是真不小心断了或者灭了,难道就不过年了?肖氏告诉她,要是发生这样的事,立即跪下给祖宗请罪,及时补上新的。你见那外头没儿子的人家,从别人家过继,或者收养,香火不是一样续上了。

  供过了香,李穆川拿起一小叠钱纸,在蜡烛上点燃,快步走到供桌前面跪下,把点燃的纸放地上,一边往上面添加钱纸,一边念念有词。

  李姝侧耳听了一下,大致是告诉诸位列祖列宗,今儿是除夕,请回来吃年夜饭,特意喊了一下祖父母和曾祖父母。李姝想,祖宗们子孙多,不确定去哪家,所以不用特意喊一声。祖父母却只有李泗新这一个儿子,只能来这里了。

  大家都屏息而立,满屋子里只剩李穆川的声音。没有人听得到李树内心的各种吐槽,因为她自己也低眉顺眼地站在丽娘身边。

  过了一会,李穆川最后磕了三个头,起身后宣布祭祀结束。

  张氏先笑了,“好好好,我儿心诚,祖宗定保佑。”又吩咐郑氏肖氏可以上年夜饭了。李穆川支使大郎二郎去放一挂鞭炮和几个二踢脚,告诉左邻右舍李家祭祀结束,要开始吃年夜饭了。这期间,一般人没有急事,不会上门打扰。

  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抬桌子的抬桌子、端菜的端菜、摆碗筷的摆碗筷,好不热闹,这才像过年的样子。

  很快,一家人围坐在了一起。

  李泗新老两口还是坐在东面,北面是李穆川带着李承业和李姝,李穆川居中,西面是郑氏母子和豆娘,郑氏居中,南面是肖氏带着丽娘和三郎。一家子虽有些拥挤,但异常亲密。

  桌上荤素共十几个菜,当中有个热锅子,锅子里放的羊肉和胡萝卜,别的菜若是凉了,也可以放里面热一热再吃。桌子底下,张氏吩咐豆娘升了个炭盆。李家寻常也不用炭火,这个比较费银钱,张氏坚决不允许,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用一用。

  大家边吃边说,一顿年夜饭,吃了近一个时辰。好在有炭盆和热锅子,也不怕冷,更不用担心菜凉了。

  吃过年夜饭,李泗新和张氏老两口撑不住,围着炭盆,坐在那里打盹。李穆川劝父母去歇着,守夜有他呢,老两口坚决要和儿孙们一起守夜。

  肖氏和郑氏带着三个丫头,手脚麻利地收拾碗筷和桌椅。把上午剁好的饺子馅儿拿出来,和面、擀皮,大伙儿围着炭盆一起包饺子。三郎嘴馋,白嫩的饺子刚包了几个,他立即去厨房拿来火钳摆在炭盆上,拿了十几个饺子摆在火钳上,准备烤着吃。

  肖氏说三郎,“才吃了年夜饭,哪里还吃的下,你还烤这么多,有一两个不就行了。”

  三郎忙道,“哥哥姐姐们也要吃呢!”

  李姝拧他的小嘴,“自己馋,还带上我们。”

  豆娘因在文家常年做活,包饺子轻车驾熟,还能捏不同的花边,看得李家人连连称赞。豆娘红着小脸,干得更起劲。丽娘看姐姐这么能干,缠着豆娘教她捏花边,豆娘倾囊相授,肖氏等心理暗自称赞。

  张氏笑眯眯地帮三郎照看饺子,防止烤糊,期间还要翻好几个面。

  不一会儿,饺子熟了,里面的肉烤出油了,滋啦啦的响,特别香。

  三郎一边烫的呼呼吹气,一边快速往嘴里塞。

  张氏看着小孙子的可爱小模样,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和儿子们小时候的事情。嘴巴忍不住就开始絮絮叨叨。

  “你们阿爹和大爷小时候,咱家还住在外城呢。你太阿爷太阿奶死的早,你阿爷小小年纪,不光要挑起家里的重担,还要养你们姑太太。家里房子只有三间,还包括厨房。你们姑太太出嫁后,你们阿爹和大爷才能有间屋子住。”

  李泗新打断她,“老婆子吃多了酒,说这些作甚。”

  “哎哟,怎地不能说了,那个时候,别人家都有公婆相帮,你好容易找到了衙门的差事,整日不着家。我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要操办小姑子的婚事,整天睡不好吃不好,累的我哟,都不想跟你过了。”

  众人都笑,忙劝她,“得亏您老撑住了,要不然哪有今儿的一大家子呀。”

  张氏咧着嘴笑,“这不算啥,我小时候更苦呢!”

  李姝忙问原因。

  张氏谈了口气,“哎,那还是前朝时候呢,天天打仗。我七八岁上,我阿爹就被抓去当兵了,一走就再没回来。我阿娘一个人撑不住,带着最小的弟弟改嫁了。兄弟姐妹五个,我大姐当时十三了,嫁给一个瘸子去了,瘸子好啊,不用被抓去当兵。大哥给人家当放牛娃去了,我因与你们阿爷有亲,你们太阿奶收养了我,我大弟弟,哎哟,都不能提,他,他当时才五六岁呢,跟着流民一起,要饭去了,还不知道现在是死是活呢......”

  张氏说完就哭了,李泗新忙拍拍她的背,“你看你,大过年的,说这些作甚。三弟定然还活着呢!”

  众人也忙劝张氏,三郎把烤熟的饺子往阿婆嘴里塞。

  张氏吃了口饺子,想起这是大年三十夜,不好说这些晦气的。忙又道,“我虽小时候受了苦,不过我命好哇,你们太阿奶收养我,对我像亲女儿一样。外面的童养媳,天天挨打,你们太阿奶从未无故打骂我。我嫁给你们阿爷,我们打小的情分,他对我好着呢,我一辈子也没受过罪。后来有了新朝廷,咱们京城一天天安稳下来,你们阿公因识得几个字,还在衙门里找到了差事,我一下子成了吃皇粮的人了。”

  李泗新被老婆子的表白闹得不好意思,当着儿孙们的面,又不好说她。众人忙凑趣说了些吉祥话,把尴尬混过去。

  李家人包完饺子后,围坐在炭盆周围,一起讲故事、讲笑话,谁也没有困意,好不热闹。李姝看着李家人的热闹,忽然想起了自己的老伴,自己的儿孙。她的鼻头有些酸,她的老伴,如今又在何方呢。在这个陌生的异世里,她还能不能找到他呢。

  不等她想太多,时间很快到了午夜,李家人欢欢喜喜一起放鞭炮、接新年......

  第9章 梦神女李家来客

  大年初一一早,天还没亮,全城的鞭炮声就响个不停。

  城南柿子树巷里,正八品城门吏赵书良家的二公子赵世简刚刚从梦中惊醒。他又做奇奇怪怪的梦了,梦里内容羞耻到他都不敢说出口。他居然梦到一个小姑娘,一个他从未见过面、身量才到他肩膀的小姑娘。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从去年开始,他就断断续续总是在梦里看到这个小姑娘。刚开始,他以为是熟人家的小女孩。时间久了,他惊觉自己压根没见过这个姑娘,这让他异常迷惑。一向不信神佛的赵世简,偷偷跑到他阿娘供奉的菩萨像前面磕了好几个头,求菩萨指点迷津,消除他的业障。

  赵世简一想到刚才那个小姑娘居然来拉他的手,还要他背她,已经11岁的赵世简瞬间像被针刺了一样从床上蹦起来!

  “耗子咬你屁股了?蹦那高作甚,被窝里一点热乎劲全被你抖搂没了!”大两岁的长兄赵世崇还迷迷瞪瞪的,二弟忽地坐起来,把他吓一跳!

  昨儿守夜熬了半宿,这会儿头还晕着呢。他预备等饭熟了再起来的,被老二这个傻蛋惊醒!赵世崇回身给了弟弟一下子,又缩回去继续睡回笼觉。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