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节(1 / 2)





  “姑娘,姑娘,孟姑娘。”

  玖荷回头一看,正是掌柜今年才十八岁的儿子姚齐,虽然才十八岁,不过人已经长得高高大大了,又因为整日的背医书,看着倒也有几分翩翩君子的气息。

  姚齐还没说话便先红了脸,道:“我父亲总说我们开门做生意的,需知人言可畏,我虽然没跟陶大人接触过,但是看老夫人也知道他应该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况且他又怎么会舍弃这么一大家子人投奔西戎。”

  玖荷有点感动,郑重其事冲他行了个蹲礼。

  姚齐脸上更红了,道:“回头你想要什么药材来找我,我私下里给你。我虽然还没出师,但是寻常的病症已经能看了,开的方子师傅也很少能挑出毛病来,我……”他说到最后已经有点着急,连话都说不清楚了。

  玖荷不由得笑了,只是想起来自己没两天便要离开,左右一看周围没人,很是严肃的跟他说,“我拜托你一件事情。”

  玖荷在外头一直都是笑眯眯的,不管是谁提起她来,第一个想到的都是她两个弯弯的如同月牙的眼睛,还有嘴角边两个若隐若现的酒窝。

  可是她现在不笑了,姚齐吓得打了个嗝,下意识不住的点头,“孟姑娘请说。”

  “我要去京城打探消息——”

  “你一个女子孤身上路——”

  玖荷没说完便被姚齐打断了,只是姚齐的话说到一半又被玖荷止住了。

  “很快就能——有个结果。咱们这里离京城来回也不过二十余天,我想请你稍稍照看一下老夫人。”玖荷有点挣扎,想起姚掌柜的态度,可是家里没人的确顾不了太多了。

  又道:“老夫人身体健康,也没什么大毛病。”她提了提手里的药材,“常用的药我也备齐了,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情。你寻没人的时候去,不能给你找麻烦,也别叫人知道了。”

  姚齐点头答应了,“姑娘放心,我一定不叫人知道。”

  玖荷这才又行了个礼,提着东西走了。

  她一路想着姚掌柜的态度,又想起那人言可畏四个字来……忽然担心的有点不敢去京城了。

  她带着少爷小姐走了,家里就剩下老夫人谢嬷嬷还有谢伯伯三个,年纪都大了,哪个都不是能狠下心能唬住人的,若是真有个什么事儿,该怎么办?

  想着想着,玖荷已经不自觉走到了盐铺门口。她甩了甩头,想先把盐买了再说。

  盐铺里的伙计态度还算好,多半还是因为没听见传闻的缘故。

  只是等玖荷出来,在门口遇上个堵她路的。

  也算是本地有名的地痞之一,上回差点骗了那外地人的路老六。

  “哼哼,你三番五次的搅了我的好事儿,如今可算是轮到我了。”

  若是搁在平常,就算没人拦人,也至少有那么一两个言语上给些支持了,可是今天非但没人上来,还有不少人在旁边窃窃私语。

  路老六越发的得意,左右一看,得意的笑了两声道:“瞧见没有。”说着他又打量起玖荷来,一看她这样子就知道是出来采买的,“前头让你坏了我多少生意,今儿都叫你还给我!”

  玖荷自然是不怕这等闲人的,不过这也不是个事儿,今儿她遇见了还好,若是她走了,谢嬷嬷出门,又或者谢老伯出门,那该怎么办?

  总得找个一劳永逸的法子才是。

  正这么想,玖荷忽然想起这里是盐铺子门口,官府是常年派人来这儿巡逻,心下有了主意,扯着嗓子大喊了一声,“抢盐了!”

  路老六一愣,只是没等他反应过来,盐铺里顿时出来两个衙役,左右一看,一见是路老六,连问也不问,当下上来将他一拿,“胆子肥了!连盐都敢抢!”

  “她冤枉我!我没——”

  玖荷上前屈了屈膝,扬了扬手里用油纸包好的盐,道:“我才买了两斤细盐。”

  官差看着路老六的眼神越发的不善了。

  他们这儿是内陆的地方,没有矿盐,全靠着从沿海运来的海盐过活。沿海的地方一斤盐要三钱银子,他们这儿的盐价常年在五六钱波动。

  这还是粗盐。

  要是细盐的话……两斤盐至少要一两半银子了。

  “多谢两位官差。”玖荷微微行了行礼道:“我愿去官府指证这人,再不能让他为祸乡里了!”

  “你们看清楚她是谁!”路老六两根胳膊被扭在身后,不住的挣扎道:“她是陶家的人,你们小心给县老爷招惹麻烦!还不快把我放了!”

  “我是谁你都不能抢盐,你今天能抢我的,明天就能抢别人的!这可是能杀头的罪过!”

  玖荷表面上说的义正词严,心里却想,陶家在县太爷治下,出了什么事儿都得他管,并不是避而不见就惹不上麻烦的。

  况且当官最不能怕的就是麻烦,当然这等事情路老六是肯定参不透的。

  果然正如玖荷所料,那两名官差左右一看,其中一位笑了笑,提着路老六起来,“你少说两句,见了县太爷有的你说!”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第26章

  玖荷跟着两位衙役到了县衙。

  因为不是什么大案子, 衙役直接将他们带去了二堂,两人分别一左一右的站着,师爷去请县太爷了。

  路老六见屋里没什么人了, 狠狠地瞪了一眼玖荷,压低声音道:“等出去了我叫你好看!”

  玖荷哪儿怕这个, 再说她用计来见县太爷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连理也不理他这茬, 静静想着一会儿该怎么说。

  按理来说, 这等抢劫未遂的案子, 多半是小惩大诫,用最轻的枷, 枷号示众一旬到一月的时间, 但是玖荷费了心思进了县衙, 可不是为了惩戒这地痞的, 而是想借着县令的手来护一护陶家的人, 别叫她走了之后,他们几个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

  而且……想也能知道,随着这消息愈演愈烈, 又会有很多不实的消息传出来, 并且还会越传越离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