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2 / 2)


  苏雪吃了一顿饱饭,这会躺在炕上拿出小本子抄歌词。

  《还珠格格》每年暑假循环播放,她这种不怎么刷剧的人闭着眼睛都能说出剧情,看着实在没意思,不如把歌词写下来好玩。

  第二天中午,刘素玲烙了很多大饼,除了在家吃的,要分给苏雪和苏语背到学校去吃。

  因为学校都是小米饭,实在太难吃了,所以每次放假,大家都要在家里带好多好吃的过去,最少都能吃两天。

  时间太久就不行了,容易坏。

  刘素玲给苏雪分了五张,苏语非要六张,苏雪就也不客气的装了六张。

  苏语跑去跟刘素玲告状:“妈,她饭量那么小,拿那么多干什么?”

  “吃不了,她还要分给别人,不是浪费了?”

  苏雪不等刘素玲说话就开口道:“我们两个是一样的,以后你吃多少我就要吃多少,”她说完之后又转向刘素玲,“妈,以后零花钱我们两个也要一样的。”

  “什么?”苏语暴躁了,“你要五块干什么?”

  苏雪冷笑:“反正要么都是五块,要么都是两块,妈,我们两个在一个初中,都是女生,花费应该也是一样的,否则传出去,人家都说你们虐待我,偏向姐姐,这不好吧?”

  她知道苏家父母重男轻女可又特别要面子,在外人面前总是想表现出对三个孩子都一样的景象。

  “我看姐姐也不一定能花够五块,为了家里节约,干脆也给两快好了……”

  苏雪的话还没说完,苏语就急了:“妈,五块还不够呢,要买牙刷牙膏,洗衣服,还有卫生纸,卫生巾,妈你知道卫生巾多贵吗,要一块五一包,来一次一包都不够,妈,五块已经很少了,要是再降低,那我不念书了,干脆在家种地算了。”

  作者有话要说:

  苏雪:你说大佬有肉只让我吃,是不是喜欢我?

  第11章

  “不念正好,”刘素玲立刻接道,“都给我去地里干活去,咱家正缺劳动力呢!”

  苏语一下就急了,一边跺脚一边哭诉:“妈,我不要干活,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我不要!”

  “行了,行了,以后每个人的零花钱涨到六块,不能再多了,这样光你们两个一个月就得多少钱?”

  等苏雪和苏语上学之后,刘素玲把家里平时放钱的牛皮袋子找出来,数了数总共也不到两百块钱。

  她叹了口气跟苏海生诉苦:“你说,咱们家就指望这点地能出钱,听说还要退耕还林,以后山坡地都要收回去,然后每口人都不到两亩地了,可怎么活?”

  苏海生盘腿坐在炕上,手里端了一个特别有年代感的大茶缸子,神情特别不耐:“那有什么办法,两个孩子上初中,一个上小学,一开学一千多就没了。”

  刘素玲沉默了一会,翻起了旧账:“当年我就说把苏雪送人,你不干,现在三个多大的负担?”

  苏海生态度也不好:“送什么人,你不知道丫头多值钱吗?”

  “等她大了,找个婆家多要点,以后也是一笔钱。”

  刘素玲不说话了。

  苏海生又说:“一个丫头片子念什么书,干脆别念了,18岁就给她找个婆家,这两年还能帮着干点农活。”

  刘素玲不同意:“在农村能找到什么好婆家,谁家有钱?”

  “都指望着那几亩地,年吃年用还不够,你不是几斤猪肉就想把丫头换走吧?”

  “说什么都得念书,以后到大城市才能找到有钱人家,人家从手指头缝露点都比农村刨土坷垃的好。”

  她娘家祖上是大户,都是读书人,只不过最近没落了,到她这一代就只能在村子里生活,可是她无时无刻不想着再回城里。

  当然原书里她是回去的了,踩着原主的尸体。

  苏海生不同意她的观点:“那也看丫头有没有那个命,人家城里的凭什么找你农村的?”

  刘素玲一向志向远大:“反正我不管,无论如何我们以后都离开这,去城里享福。”

  苏海生一向听老婆的话,虽然不看好她的想法,但还是会支持她的决定。

  但三个孩子读书又确实是一笔很大的支出,想了想忽然想起个好办法,他凑近刘素玲说:“哎,你觉得隔壁那个怎么样?”

  刘素玲皱眉:“什么怎么样?”

  苏海生:“我听说啊,琴香前老公家里特别有钱,就在城里,之后离婚她才来的咱们村,小序是男孩子以后怎么也得认祖归宗吧,那到时候不就回去了?”

  他看刘素玲在思考继续说,“前几天我还听说男方家里过来人了,只是琴香没让见孩子,我看有谱,早晚的事。”

  刘素玲皱眉:“孩子是不是小了点,才13啊。”

  苏海生:“我妈12就嫁人了呢,不也和我爹过一辈子。”

  刘素玲:“那是以前,现在不行了,20才能结婚。”

  苏海生:“18结的多了,晚点领证呗,先办酒席。”

  刘素玲:“你真觉得行?”

  苏海生:“有啥不行的,有时间你跟李琴香透露透露,行的话,就把小雪给他们,从现在开始小雪就让他们供着了。”

  “小雪怎么行?”刘素玲不同意,“小雪成绩好,以后凭自己的本事就能考大学,要我说真要结亲也是小语。”

  “小语?”苏海生皱眉,“小语才多大,还是养两年再说吧。”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