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小福包[穿书]第47节(1 / 2)





  不过即便这样,她的工资也是瞬间翻番,一个月整工资从之前的7块变成了18块。不仅如此,她在饭店后院还拥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宿舍,平时如果下班太晚,还可以在这里歇一歇。

  宿舍房间虽小,却五脏俱全。前面一个小小的会客厅,后面一间睡房兼洗漱间,还能在会客厅里摆上一只小小的炉子取暖做饭。别说住一个苏芫,就是把他们一家三口全安置过来也是可以的。

  不过苏芫并没有急着搬去镇上,她仍旧是每日上下班,米卫国早晚接送,只有偶尔实在下班太晚才会歇在宿舍里。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她一般只有早上客少又有闲的时候才会来这里歇歇脚。

  当田里的稻子施二道肥的时候,天气也渐渐转凉了。

  将公社发下来的肥料全部灌进地里,大山村这一季的忙碌也算是告一段落。就等着天气再凉一点,旱地里的玉米黄了就可以收玉米。

  众人闲下来,米卫国期待已久的院子也终于开始动工。

  他后来实在还是没忍住,又偷偷跟着张三儿跑了两趟,再加上之前打的山货,这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他就把建院子的两百块钱给攒够了

  破土动工那天他特意去镇上买了一挂鞭炮,当火红的爆竹响起,咯咯哒吓得满院子乱飞,小麻鸡倒还淡定一点,结果仔细一看,这家伙直接蜷在地上眼白翻起在装死!

  福福乐不可支,将两只胆小的家伙抱起放到小黑的窝里藏起来。花花显得很兴奋,一直蹿来蹿去的试图跟爆竹pk,哪知一不小心被爆竹把眉毛给崩秃了,这才呜咽一声,蔫儿头搭脑地跟在小主人身后安分下来。

  经过苏芫的规划,原本用作灶房的棚子被推倒,地基扩大,建成四房一厅的大房子——

  屋子建得十分高大宽敞,中间还且竹子以及木板做了吊楼,可以兼具库房的功能。

  以中间堂屋为界,左右两边各有两间屋子。现在福福还小,夫妻俩就没让她单独睡一边,而是将夫妻俩卧房旁边那间原本用作起居房的小房间改成了小闺女的睡房。等她再大一些,就可以自己搬去另一边,两间房,一间睡房,一间起居房,

  主屋后面,原本没有派上用场的那处空地则用竹子搭了个小棚屋,作为柴房,以及花花的狗窝也被挪到了那边,正好对着福福睡房的窗户。

  这样一来,狗子就再也不用每天晚上趴在小主人炕头保护她,只需要舒舒服服躺在窝里就可以保护小主人啦!

  新建成的主屋右面,之前一家人的睡房被改造成了灶房,并且跟洗澡间打通,变成了灶房兼一家人的洗漱间。

  由于原本的地基往外扩大,小黑的猪圈就被挪到了外侧下风口,跟厕所一起远离一家人起居的地方,免得夏天反味儿太大,熏得人受不了。

  至于原本的旧猪圈,还剩下一点点的位置,被贴着院墙搭起一个宽敞的草棚,咯咯哒跟小麻鸡就住在里面。草棚被一分为二,里面是两只鸡下蛋睡觉的地方,外面则是两只鸡吃饭溜达的地方。

  福福还贴心地给两只在外面搭起了大小高低不一的架子,既可以给鸡玩,也可以给她自己还有小伙伴们过家家玩。

  原本的猪圈跟厕所被移远,空出来的地方被篱笆圈起,改成了新的菜地。至于原本的菜地,则被夯实打平,成了一家人乘凉聊天的大院子。

  院子一侧,还种着米卫国从山里挖回来的樱桃树跟苹果树。树下打了几张石桌,天气热的时候一家人在这里吃饭也是可以的。

  这些工程说起来繁琐,但其实做起来并不难。首先地基是原本就有的,建墙的石砖买的是现成的,不像土墙还得费劲巴拉地硬夯。

  至于屋顶以及楼板木材——这些年米卫国一直在默默攒,材料都准备得差不多齐全,打磨得也刚刚好,只需要从库房里拉出来用就行。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铺屋顶的瓦。

  这年头瓦比较贵,附近又没有烧瓦的地方,于是他便带着米大哥跟米二哥去附近的石厂忙活了整整半个月,才挖够了足够盖住整个房子的大石板。

  等房子最终建好,时间已经又是大半个月了。之前福福心心念念的可以加热的陶缸洗浴间也被装好,里面的排水也按照她设想的,拔掉塞子,水就能顺着提前设计好的排水道排出,一点也不影响灶里。

  至于取水,则更方便了。殷春峰得知她家的打算,特意从省城收集了一些水管水龙头之类的给她送过来,平时用的时候打开,不用的时候一关,水就滴水不露了。

  这一手,着实惊艳了不少人。

  张三儿心思活,门路多,当即就跟殷春峰商量,要他多寻摸些这些个物件来,又跟米卫国商量,要他得空了去他家帮他们把洗澡间一改,并且说如果改好了就给他五块钱的辛苦费。

  至于改造所需要的材料,则由他自出。

  米卫国本不想要钱,哪知张三儿却是冲他挤挤眼:“哥往后要过明路的话,可能就得落在你这五块钱上了。”

  见他话说得这么严重,米卫国便也不敢吭声了,决定到时尽心点帮人把活干好一些也就罢了。

  家里改建这些日子福福一直跟着苏芫住在镇上宿舍,偶尔白天会跟着去镇上买东西的米卫国回来看看,晚上则还是会回来住宿舍。

  屋子彻底建成这天,苏芫特意请了一天的假,去肉联厂割了整整十斤肉,又买了不少猪下水,回家一卤。

  在这个年代,大家寻常过喜事,割上三两斤肉就已经是主人家大方。而像苏芫这样,乔迁宴用整整十斤肉,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因此当她提着肉一回来,整个大山村顿时就轰动了。冯秀萍更是得意得不得了,逢人就夸自家儿子儿媳能干会挣钱,感觉十分扬眉吐气!

  这十斤肉苏芫全买的上好的带皮五花肉,切成小块儿跟土豆芹菜辣椒一起做成香辣可口的红烧肉。

  饭是大米玉米蔬菜麦饭,整整两大蒸屉,管饱!

  吃饭时候,一人一大碗麦饭,再配上一勺香喷喷的红烧肉,并一碟卤得香辣入味的卤味儿——

  简直人间美味!!!

  这一顿乔迁宴,虽然没有后来的流水席那般丰盛,但却还是被老一辈的大山村人一直铭记在心。

  直到多年以后,但凡谁家乔迁,那些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人都还是忍不住竖起一根大拇指道一声当年,然后赞道:“绝!”

  就在福福一家搬进期待已久的新居,住进去当晚,平地一声惊雷——闷热许久的天气终于下了第一场秋雨。

  当雨声击打窗户的瞬间,米卫国下意识身子一弹就要出去找盆回来接水,同时伸手一捅身边的苏芫:“芫芫,快起来,快去找……”

  他本想说“快去找油布来铺床”,但是转眼就反应过来他已经睡上了新屋,这新屋风雨不漏,再也不需要他像往常一样一边打瞌睡一边接雨水了。

  米卫国摸着脑袋“嘿嘿”傻笑起来,心里陡然升起一股异乎寻常的满足感。

  身边同样被雨声惊醒的苏芫刚刚睁眼,迎头就落入一个火热的怀抱。她象征性地挣扎几下,转眼就被热情似火的男人紧紧摁住。

  窗外雨声微凉,室内却渐渐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