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表妹难为第9节(1 / 2)





  “你多大了?”晋王妃问起。

  蕊娘笑道:“今年十三了,明天春天十四。”

  晋王妃见她性情温和,为人说话谈吐清楚,忍不住心生欢喜:“你爹娘现下在何处?”

  “父亲哥哥如今都在闽粤督战,母亲在襄阳府老家。”

  韩老夫人生怕晋王妃因为蕊娘家世瞧不起,赶紧说了孟珏诸多好话:“她爹十七岁就中了武状元,一直在军中任职,现下已经是三品参将。她的祖父是已故太子太保,北府军统帅,伯父更是死后皇上赠大司空,前些日子,我听羡哥儿的爹说,他在前线很是勤力,皇上都夸奖了的。”

  晋王妃突然起了心思:“表姑母,这孩子可曾有婚配?”

  这世上但凡性情精明泼辣些的,都喜欢温顺点的姑娘,尤其是这姑娘看起来如此冰清玉洁,姿颜姝丽,做晋王世子妃正好。世子不是她嫡亲的儿子,她才不会像韩老夫人那么傻,真的娶一位门第太高的,儿子受辖制,连累做嫡母的还要看儿媳妇脸色。

  蕊娘年岁将笄之年,家世离晋王世子妃当然差一些,可容貌出色,气度过人,也算是弥补家世欠缺,同时也是弥补韩婉当年成人之美。

  韩老夫人见晋王妃的模样,却是暗道不妙,她怎么会忘记了晋王府上有位世子,还没婚配……

  自家那个儿媳妇有眼无珠,晋王妃可是个真精明人。

  这可如何是好?

  第14章 快人一步

  ◎快人一步◎

  “她年纪还小呢!再者,她爹娘不在身边,我也不好作主啊。”韩老夫人婉拒了。

  在一旁的蕊娘作娇羞状,心中却似在滴血,她很是敏锐,从开始进来之前就找韩嫣打听过了。晋王府有独子,是侍妾所出,晋王妃性情刚强,蕊娘就猜到若是晋王府要找世子妃,自己也未必做不得。

  她身份算不得拔尖,但也不差,容貌才情为人也都拿的出手。

  韩老夫人却毫不留情的拒绝了,正所谓断人前途如杀人父母,她未必和晋王世子一定合适,甚至也有可能只是晋王妃随口一问,但韩老夫人却半点机会都不给自己。

  晋王妃听到韩老夫人话中之意,倒也不勉强,以晋王府的身份,多的是上杆子巴结的。平日领着闺女上她这儿来讨好的,没有一百也就是九十九个,一个参将的女儿,也未必真的就是多好的人选。

  这话一出气氛就冷凝了下来,却见这个时候外面人传道:“王妃,王爷过来看您了。”

  晋王和晋王妃感情很一般,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太后耳提面令,晋王妃之孝顺比皇后还多,太后很看重晋王妃,自然又有一番提点,如此,晋王也就过来了。

  韩老夫人情知这条路走不通了,甚至差点赔了夫人又折兵,赶紧准备告辞,“王妃,老身日后再来看你,如此就先告辞了。”

  晋王妃也不再多留人,微微颔首。

  却说韩老夫人带着蕊娘出去时,就见一三十多岁,正值而立之年的男子走过来。寻常贵族男子,走路都度着四方步,很注重仪态,这男子却是脚跟生风,走路很急,蕊娘再见他衣袍身前身后五爪正龙各一团,两肩五爪行龙各一团,衣裳下摆是海崖纹,分明是亲王服饰,这位应该就是晋王。

  本来打算避开的韩老夫人只好带着蕊娘行礼:“臣妇给晋王请安,王爷吉祥。”

  蕊娘也柔声道:“臣女给晋王请安,祝王爷福绥安康。”

  晋王原本匆匆而来,打算看完就走,也算是完成任务了,但随意瞥过来时,却和蕊娘正面相迎,晋王愕然,这面相也实在是太让人熟悉了。

  “你是谁家的?怎么来这里了。”晋王总觉得不对劲,韩婉应该也三十多了,不可能这般年轻啊。

  蕊娘连忙道:“臣女孟氏,家父孟珏。跟随外祖母泰安伯夫人,特意来探王妃病症。”

  韩老夫人心想完了,晋王妃心高气傲好糊弄,晋王却是个莽夫,关键这个人又直又莽也就算了,他还得宠,太后对小儿子好的可是全无理智。

  也不知今日生出何等事端来。

  故而,韩老夫人也有了急智:“王爷,臣妇等人不敢耽搁王爷,这就告辞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晋王据说当年和晋王妃还打过架的人,对女人可不会温柔,万一自己没成事儿,还惹出事情来,即便她是庞太后的亲妹子,也抵不过人家亲儿子啊。

  再者,晋王和蕊娘差着辈分,可不能够啊……

  “唔,你们走吧。”晋王却突然松了口,不似方才想问下去的样子了。

  蕊娘又起身扶着韩老夫人出去,晋王看着她们的背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回程的路上,韩老夫人闭眼假寐,加入本群幺污儿二七五二吧椅看文看漫看视频满足你的吃肉要求蕊娘则玩味一笑,正好对上赵妈妈的眼神,蕊娘又恢复如常。

  马车刚到泰安伯府时,正好碰到永宁郡主的马车,蕊娘赶紧上前喊了一声:“舅母。”

  永宁郡主对她的态度温和许多:“是你啊,听说你和老夫人一道去探望晋王了吧,这样很好。”

  “也多亏外祖母和舅母,才让我能够在这里多走动,见识许多,日后即便回乡,也会铭记于心。”蕊娘笑道。

  永宁郡主惊讶的看了她一眼,但又很快恢复平静。

  今日着实有些累了,蕊娘回到香雪院后,伸了个懒腰,躺在榻上不愿意起来。流萤和画屏提了饭盒过来,摆在几案上,端在蕊娘面前。

  京中的人多吃鲁菜,刚开始蕊娘觉得很好吃,面食也劲道,但是吃多了就觉得非常容易发胖。尤其是这还没有过年,她是绝对不能这般吃的。

  “饺子虽然好吃,但我最多只能吃五颗,吃太多了我就不舒服。”蕊娘让丫鬟们拣了几颗出来。

  袁嬷嬷笑道:“姐儿喝点汤,是牛骨汤,最补了。”

  “我喝一口就好了,说起来有几次我睡不好,吃点牛肉我就一下就睡过去了,也不知道是为何?可惜京里的牛羊肉,没有我们宣府的好吃。”蕊娘想到这里,也有些想爹娘了。

  暴脾气的爹爹,温婉的娘亲,还有沉默寡言却又对她很好的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