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节(2 / 2)


  罗敬柔摇头:“这我也不知道,平日翻雪还是很乖巧的。”她只在心里恨时芳多事,现在害的范氏吃挂落,她和范氏关系一般,但是她毕竟是她的亲嫂子。

  至于时雨则冷哼道:“我知道,四姐姐最喜欢一直逗狗,肯定是狗被逗的不耐烦了,才咬人的。”

  瑶娘点头:“也不无可能。”她在思考范氏明年暴毙,难道和这件事情有关联不成?可若说她得罪的人是小蒋氏倒也罢了,那个周氏,平日小心翼翼,为人恭谨,是个胆子小的,不问世事,应该没那个胆子。

  再说,她真的要怪,也该怪四姑娘时芳才是。

  郁氏下马车时,正好看到了范氏,范氏有些惴惴不安,她喊了一声:“太太。”

  “你且镇定些,这事儿谁也不愿意发生,等我们去看看再说。”郁氏待这个儿媳妇倒是很亲近,平素也一贯和睦,喜她稳重和缓的脾气。

  但即便如此,郁氏心里也很不平静。

  有婆婆安慰,范氏倒是好些了,只是过来的时候,任氏脸色很难看。

  郁氏连忙上前道:“大嫂,天哥儿媳妇如何了?若不然,我们早些进京,拿老爷的帖子请了人过来医治,如何?”

  医治?任氏哪里解气。她冷笑道:“不敢劳动弟妹,你们家的儿媳妇巴巴的送个哈巴狗儿给我们,一个劲儿的说乖巧,现下可好,出了这档子事。我知道,我在这个家里人微言轻,不比你们,我也不说什么了。”

  这话说的仿佛是范氏故意的一样,当时郁氏也知晓,是任氏的女儿时芳非要抱翻雪去玩儿的。

  郁氏则道:“大嫂,你看这事儿都不愿意发生的。况且,时芳年纪小,是不是侍弄狗的下人不用心呢,才惹出这样的祸事来呢。”

  她这么说也是给足了任氏台阶,你不愿意你自己背负你女儿害了嫂子流产的事情,也不能指责我儿媳妇吧?

  任氏则冷哼一声:“弟妹呀,这侍弄狗的下人还真是你们长房的。”

  郁氏立马看了范氏一眼,范氏解释道:“当时四妹妹求我把狗儿给她,我担心畜生咬人,就想着让经常抱狗的那丫头枣儿看着,可那枣儿是个勤勉之人,绝对不会——”

  “听到了,弟妹,你这听到了吧?养狗的也是熙哥儿媳妇的人。你们也别怪在时芳身上,她才几岁大啊,平日也不过逗弄一二,怎么可能那样呢?”任氏越发得理不饶人。

  范氏哪里知道任氏这般不讲理,当时若非任氏以长辈身份相压,她也不会随意送狗过去,就是怕出事儿,还拿了笼子过去。

  见郁氏范氏婆媳都不说话了,任氏越发觉得出了一口恶气,这个范氏自己没孩子,就害别人肚子里的孩子,真够可恶的。

  同时,她也知晓此事闹到窦老太君和别人面前,此事必定大事化小,但不能白白就放过。

  故而她又为难道:“唉,我心里虽然有气,但我们都是一家人。天哥儿媳妇的兄弟原意是到京里捐监,和我们一起北上,他是个暴脾气,我自个儿倒是能消气,就怕他那个兄弟……”

  郁氏和范氏对视一眼,都觉得任氏真是说出这个目的来了,就是为了讹钱。

  这个钱长房有,可是郁氏也知道这钱不能给,给了不就代表这事儿是范氏做的。但这么一直争执下去,通州往来都是官员,被谁有意打探,也并非是好事。

  因此,郁氏就道:“大嫂,有什么家事就等上京再说吧。否则,老太太那里知道了,受了惊吓可不成。”

  任氏没想到她也碰了软钉子,一贯面瓜的郁氏也绵里藏针起来,她当然不怕闹到老太太那里,反正老太太真的去了,她们都得丁忧,大家又一样了。

  丁忧这几年,任氏再也不用看着两个弟妹诰命在身,赫赫扬扬的样子了。现下上京了,大家似乎高低立现,郁氏、蒋氏都是命妇,她还是个白身。

  因此,她既感觉不平衡,又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任氏就冷笑道:“上京,上什么京?三弟妹,你得拿出个解决的法子来啊,是你们的狗把我儿媳妇咬的小产了。”

  她还特地把小产两个字扬声,连不远处的瑶娘她们都听到了。

  郁氏和范氏脸色顿时一变,觉得她是不是失心疯了。

  此时,却见有男声朗声道:“大嫂还不走吗?还有你们也不走,有多少家长里短也回家去说。”

  三人望去,正见是罗至正过来,任氏心道,她们妇道人家的事情,男人掺和什么。一时,又准备开口道:“三弟啊,我这不是因为——”

  “大嫂,闲话少谈,还是先上京去吧。你若有事想留在通州,我派几个人留下来照看,走。”罗至正可不是一般的人,他年少及第,家族中第一人,当朝元辅最得意的大弟子,本人还是族长。

  因为什么?我不是来问你原因的,没功夫和你废话,走就走,不走拉倒,那你就留下来吧,想威胁谁啊你。

  郁氏赶紧上前跟着罗至正,她惊喜道:“老爷怎么过来了?”

  “是瑶娘同我说了,我才过来的,行了,快走吧。”罗至正催促。

  瑶娘,原来是瑶娘……

  郁氏顿觉暖心。

  第10章 京中

  罗家五进大宅位于国子监附近,此时上京已经秋日,道路两旁的垂柳已经不如夏季时嫩绿,京中柳树格外的高,似有遮天蔽日之势头。

  行至一座幽静之处,外墙精美,门口矗立着两只大石狮子,门口两扇红漆大门,今日正门大开。

  两边有健壮的奴仆,卸下门槛,瑶娘也跟在敬柔身后,由银容介绍从正门往里走。

  “您看这里叫玄景台,从这里的这块石头是咱们太老爷从太湖让人运过来的。从这里过去,就是再绕过去就是轿厅。这里往后就是戏楼了,以前咱们家里养的一班小戏班子,唱的戏可好听了。”

  瑶娘环顾四周,见这悬山顶、歇山顶、卷棚顶、硬山顶和戏台错落有致的结合,实在是很妙,罗家有门楣四档,家中高官许多,到罗至正这里,家中也出了两个两榜进士,愈发显得富贵极了。

  家中长辈最高为窦老太君,罗至正亲自奉老太君去歇息,游廊四处雕龙画凤,郁氏则是住主人房中,长子罗敬熙和范氏住东边的小跨院,二哥敬渊单独住外院,秦姨娘带着时雨则住西厢房,郁氏就把瑶娘安排在东边的厢房。

  至于弟弟敬皓年纪还小,暂时住在郁氏旁边的耳房中。

  而爹娘所住的带三间抱厦的正房,一座花厅处,匾额书写“文华堂”,这文华堂听闻是先帝亲赐给老太爷的,老太爷当年是状元及第,还做过日讲官帝王师。

  花厅里放着一对仙鹤腾云灵芝蟠花烛台,又设了青绿古铜鼎紫檀木香案,配着四把青鸾牡丹团刻紫檀椅。左边是一座四扇楠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绕过屏风,抬头一看,房梁极高,富丽轩峻。

  的确比老家罗家要富贵许多。

  郁氏此时换了一身衣裳,看着瑶娘又发愁道:“她的衣裳都没赶制出来,京里可不比高平,进了十月下雪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