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君为依(重生)第39节(2 / 2)


  余照听得心中难受。

  一年多的朝夕相处,她对自家这位姑娘的脾性也算了解。

  方如逸不爱粉饰,也不喜沉甸甸的钗环,虽说长了一副娇俏可欺的模样,可内里却是坚韧,硬生生束缚住洒脱的脾性,只知步步为营,处处小心。

  此次把曾得功的外室捅出来,若不是自己亲身经历了一番,任凭她想破了脑袋,也猜不出在背后搅弄风云,又安然抽身的那双手,竟是方如逸这个柔柔弱弱的小姑娘。

  连她都觉得震惊,更别说旁人了。

  但她知道,自家姑娘并非毫无弱点,一旦遇上江与辰的事,姑娘就会方寸大乱,脸上失了合矩的笑,心里没了小心经营的分寸,若是两人一言不合,更少不得要大吵一架。

  无法冷静,又如何处处谋算?

  余照背过身去,抹了抹眼角,只觉得自己笨嘴拙舌,连一句安慰姑娘的话,都说不出来。

  ……

  “如逸她真这么说的?”

  见江与辰满脸不信的模样,魏临翻了个白眼,甩手准备离开。

  “去哪!”江与辰一把扯住他。“你把如逸白天说的话,再仔细跟我说一遍,一个字都不能漏!”

  魏临无奈:“公子,这番话,我是从照儿那里听来的,本就不是原话了,就算你钻到字缝里去也没用啊!”

  江与辰仰头长叹,身子靠在椅背上,两条腿怅然若失地搭在桌案上:“你说如逸她,她想这么多何必呢……”

  “公子,不是人人都像你一样,奉着浪荡的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魏临跳上桌案的另一头,闲闲坐着。“方姑娘当初刚进京时,也跟你一样随心自在地活。可后来呢?满京都的贵眷都在笑她穷酸,难道她像你一样,不要脸面的?”

  江与辰踹他一脚:“我何曾不要脸面了!”

  魏临轻巧躲开,嘴皮子却不停:“方姑娘想对付何家,必须如履薄冰,不能让旁人轻易瞧出她的心思。可公子你每回都要逗她气她,她当然要远着你。”

  江与辰心头憋闷难当,从前恣肆的声调也失落了:“既然她有这么多的顾虑,在她扳倒何家之前,我不去见她就是了。不过,她若是遇上什么难处,你得让余照立刻告诉我。”

  魏临应了一声,想起曾家和王家的事:“公子,曾得功今儿晌午才拿到银钱,与王娘子和离,下午他就在京中四处相看宅院,又要媒婆给他说门新的亲事。”

  “我看他是被银子冲昏了头。”江与辰摇头冷笑。“就这?还榜眼?还饱读诗书?朝中到底都是谁在做官!”

  他低头扫了一眼桌案上的经书制义,暗忖若是做官都做成曾得功那样,只怕国朝早晚无人。

  此时,曾得功正从媒婆家离开,坐着织锦悬灯的大马车,在夜色中停在梁王府的角门外。

  守门小厮见他突然深夜来访,有些吃惊,飞快报与元轼知道,才领他进了内院。

  入夜前,元轼已从暗卫那得知,曾得功拿了王家给的现银,四处看房,求娶新妇。

  虽说这两件事做得不大高调,可既然做了,就会有人张扬。元轼忙着打点,按下消息,心里早就存了七八分的气,这会见曾得功不经通问,便私自来访,更是愤怒异常。

  可曾得功手里有了银钱,腰杆也直了,见了元轼,一脸的无所顾忌,随意拜了拜,兀自开口道:

  “王爷前几日答应保下官,下官心里甚是感激。但如今下官才和王家断了亲,多少得避避风头,还请王爷再帮下官一回,求个外放的职。”

  元轼心中冷笑,面色却反倒和善起来,缓缓饮了一口茶:“曾郎中,这才几日未见,你便转了念头,想求个外放的职了。”

  曾得功只当他是在同自己闲谈商议,脸上不由地闪过几丝得意:“下官满心里愿意留在京中,继续辅佐王爷。都怪那王同敞,非要让女儿与下官和离,下官在王家把嘴皮子都要磨破了,他就是不松口。

  王爷,下官也是没法子,王同敞是都察院的左都御史,如今两家断了亲,他定不会让下官好过。外放不过是权宜之计,王爷保下官一条仕途路,等这阵风过去了,下官重返京都,自然唯王爷马首是瞻。”

  元轼搁下茶盏,指尖在桌几上敲着,哒哒的声响似有若无:“你说的办法也不是不行,只是本王如今在京中根基不稳,又失了你这个左膀右臂,贸然出头为你求一个外放的闲职,怕是本王多年经营的闲散名声,要从此匿迹。曾郎中,你既为本王做事,自该多多思虑主上的处境和安危才好……”

  “王爷。”曾得功忽然出口打断他的话。“王爷方才也说了,下官在京中为王爷几番筹谋,联络何家,相助张校尉,零零总总的人情关系,王爷顶着‘闲散’的名声,不好出头,都是下官在帮着打点。

  若是下官在京中被都察院参得狠了,那帮子文臣心念一起,捏住陈容容,非要把下官查个底朝天,下官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进了大牢,只怕没等用刑就要把和王爷的事,尽数招了。”

  元轼指尖顿住,目光一凛,转瞬间垂了眉,再抬头时,眉眼间已现出和善笑意:“曾郎中如此说,便是见外了。你我早就是一条船上的人,自当风雨同舟,本王岂能让你无端端下狱?”

  他起身走到曾得功面前,伸手拍了拍他的肩:“曾郎中为本王鞠躬尽瘁,本王心里感念万分。你只管家去,不出三日,自会有外放的消息送到府上来。”

  曾得功顿时安了心,满脸堆笑,眼中神色大为自得:“多谢王爷相助,等下官返京,定做王爷的马前卒,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说罢,他拱了拱手,快步离开。

  曾得功的身影消失在院中,元轼却定定地站在方才两人对话之处,许久也未曾挪动分毫。

  时已隆冬,京都的雪下得颇重,仿佛每一次的降落,都掷地有声。

  像是要把世间一切的荒谬狠戾,尽数遮蔽。

  “来人。”

  暗卫悄然现身,正对元轼一跪。

  “冬雪如斯,正宜焕新。”

  ……

  翌日,未到午时,吏部郎中曾得功在家中含愧自尽的消息,传遍京都。

  余照把这个消息说给方如逸听时,嗓音直发颤,可方如逸却平静如常。

  此事,不消问也知是元轼手笔。

  他本就是个面善心毒之人,曾得功那般张狂,不知收敛,前脚才拿了王家给的银钱,后脚便要置办宅院,求娶新妇。如此不懂藏锋的臂膀,就算元轼再怎么舍不得,也得狠狠斩断。

  曾得功不是元轼杀的第一个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却是她方如逸介入京中局势,小有所成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