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87|.9.新|章(2 / 2)


元槿怔了怔。

她没料到,邹元钦居然问起了穆效的事情。

须知穆效虽然已经和她极其熟悉了,但是和邹元钧、邹元钦都不甚相熟。见了面后,也顶多是点点头便罢了,没甚旁的举动。

为何哥哥会这般谨慎的提起穆效来?

元槿的嗓子有些发干发哑,艰难的问道:“哥哥可是有他的消息?”

虽然邹元钦没有明说,但,元槿看到哥哥这样的谨慎,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因此心中颇为忐忑。

若是往常,邹元钦看到元槿这般的紧张,少不得要笑着说一句“没什么”,然后让她不必担忧。

不过,这一回,邹元钦什么话都没有提前说。甚至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他只是拧着眉兀自沉吟着,眉目间藏着一股隐忧,似是在为了什么而紧张。

元槿的心不禁往下沉了沉。

若是没有猜错的话,邹元钦将要说的,是大事。

她深吸口气,压低声音说道:“哥哥尽管说就是。莫不是哥哥有了他的消息?”

“算是吧。”

邹元钦点点头,不多久,又轻轻说道:“我听说穆少爷受了伤,只是事情具体如何、是真是假,并不知晓。”

听了他这话,元槿终是按捺不住,心里骤然一沉。

“受了伤?”她惊诧不已,“哥哥如何得知的?”

“具体情由我也不知晓。不过是听到大哥这样说,所以来告诉你一声。槿儿看看有没有机会见到穆家人。若是暂时没有机会的话,不如先告诉端王爷,由他来帮忙告知穆将军府。”

邹元钦之所以这么紧张,一来是因为听闻穆效受伤后,他心里忐忑,想着这事儿怕是不简单,为求稳妥,所以暂时按下不提。

二来,他也是怕这个消息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

这次回京述职,邹宁扬两个被派往西疆的副将俱都回到了京城之中。

邹元钦知道,穆效受伤的消息恐怕就是那两个副将里传出来的。其中一人将此事告诉了邹元钧,邹元钧告诉了他。

不止如此。将这消息告诉他的时候,还特意和他说了句“也不知道这消息属实与否”。

邹元钦这便明白过来,许是那两个副将里出了背叛之人,此人早已和邹大将军府相背离,早已投靠了陶将军陶志忠。

只不过这个背离之人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转而做起了这样的事情来。

思及此,邹元钦忍不住又多提醒了元槿几句:“王妃倒是不必急着将这消息传递出去。若消息是真的,自是无妨。若是假消息,王妃若是告诉了旁人,怕是有无穷尽的麻烦。”

他这话一出来,元槿便知道,依着哥哥们的意思,这件事先告诉蔺君泓为好。

毕竟不知道那两个副将里,究竟是说了这个消息的人是背弃之人,疑惑着是保持缄默的那个是背弃之人。判断不清的话,造成的后果便是无法预知的。

但是,端王爷知晓后局势就不同了。

蔺君泓断然不会对穆效的事情置之不理。有蔺君泓帮着分辨消息的真伪,兄弟俩就能放心许多。

元槿知晓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就依了哥哥们的吩咐,没有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即便看到葛雨薇为了穆效的事情而万分焦急,她也是强行忍住了,寻了机会和蔺君泓提起此事。

当时蔺君泓刚刚从宗人府归来。

最近冀都的情势十分危急,各方的事情都要经了他的手亲自去安排,不容有失。

故而蔺君泓每每回到了家中后,都一头扎进了书房,然后和手下们暗自商议许久。

元槿知道他的难处,并未过多去打扰他。只是将家里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让他不必担心和烦忧这些。

可是这一次不同了。

事关穆效,她无论如何不能置之不理。

听闻蔺君泓回到了家中,元槿亲自去沏了杯茶,端到了蔺君泓的书房外。

看到繁兴和繁英在书房门口守着,元槿就停了步子。

繁英作势就要进去通禀。

元槿赶忙摆手示意他不必如此。

她知道蔺君泓耳力甚好,恐怕离得近了后,她只说一两个字也能被他听见。故而先招手让繁武繁英走到她的身边,离书房远了点,这才悄声问他们俩,王爷如今可有空闲。

“许是没空的。”繁武并不想那么多。

他看元槿为王爷着想,他十分开心。因此,王妃怎么问,他就怎么老实答,完全不理会那些个弯弯绕绕。

“王爷如今正在书房里召见几个咱们的人。那都是分散安排在各处暗中行事的,等闲没时间没机会过来见王爷。如今难得一起有了空闲,王爷这便安排他们做一些事情。统一安排好了统一行事,这才妥当。不然的话,若是哪一个没能安排好,怕是会出岔子。”

繁武说的已经很是详细明白了。

这些暗暗插在各处的探子,必须事前将许多事情统筹分配好,不然的话,各处行事的时候万一不知和旁人协调配合,当中或许就会出岔子,从而捅了篓子。

元槿知晓了事情的紧要和重要性,就没有即刻进去打扰。而是静静的待在了树下,等着蔺君泓那边的事情处理完毕。

繁英有些着急,他觉得王爷既是说了王妃的事情是第一位,那便是实实在在的第一位,断然不能让王妃在外头等着。

他忍不住瞪了繁武几眼。

不过,繁武却觉得自己做得对。

王爷也说了,务必要听王妃的吩咐。

王妃不让他说,他就没说。何错之有?

两人正你来我往地乱飞眼刀子。这个时候房门忽地慢慢从里打开,两人便赶紧住了口。

几个身影从屋里闪身出来后,蔺君泓缓步踱了出来。

虽然他面上云淡风轻,但是,眉间紧锁,唇角紧绷,显然是心中正因了什么事情而在烦忧。

繁英见状,顾不得那许多了,赶忙上前去,在蔺君泓的跟前低语了几句。

于是,还没等元槿从远处的树下转出来,蔺君泓已经朝她那边望了过去看到了她。

元槿刚刚走了两步,蔺君泓已经快步行到了她的身边,拦住了她的去路。

“怎么一个人傻站在外头?”

蔺君泓将她泛凉的手握在了掌心里慢慢暖着,很是心疼地道:“既是来了,进去就是。何必在外头苦等。”

元槿笑着将自己搁在旁边石桌上的茶盏塞进了他的手中,说道:“在外头等着,就能让茶凉一些了。免得你喝的时候太过烫口,反倒对身子不好。”语毕,她又催促道:“赶紧喝吧。说了那么多的话,也不怕累着。”

她听繁武说过了,蔺君泓见这些探子的时候,是不让人进屋送茶的。除非那些人离去,他方才肯喝水。

也正因为见这些探子的时候那么隐秘,所以元槿知情识趣,并不在那种时候去打扰他,免得他为难。

蔺君泓闻言,顺势摸了摸茶盏的杯身。

茶是温的,一点也不凉,但也不烫。若是喝进口里,想必是温度极其适中的。

他知道元槿为了让茶在这腊月天里保持着这样的温度,不知道里里外外跑了多少回。

蔺君泓心知自己小妻子对他的一片心意,暗暗将她的好记在了心里。未曾明言什么,只端起茶盏来,一口气将茶饮尽。

看到他出来后喝到了她沏的茶,元槿的心里很是愉悦。

只不过,她将要说出来的话,怕是就没那么令人高兴了。

明知道蔺君泓如今或许正为了某些事情而纠结着,元槿依然不得不将哥哥们带来的消息告诉了他。

“……穆效受伤了,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蔺君泓闻言,手中放茶盏的动作骤然一滞。继而猛然抬头,眉目间凝起煞气。

“穆效受伤了?”

“对。不过不知道消息的真伪。”

元槿说着,将那两个副将的事情告诉了他。

蔺君泓看她冻得鼻尖都泛了红,当真是心疼。拉着她进到书房里,逼着她坐在炭火盆旁取着暖,这才让元槿将事情再说细了点。

听闻之后,蔺君泓半晌没有言语。

元槿知道他在沉思着这些事情,就也不去打扰,而是静静待在一旁,等他做出决定。

许久后,蔺君泓抬指轻叩了下桌案,与元槿道:“此事我自有安排。不过,无论穆效受伤是真是假,都即刻将这事儿传递出去。特别是葛家和穆家那边,一定要说。”

“为何?就算是假的也要说吗?”元槿怔了下,转念一想,又有些明白过来,“将计中计?”

蔺君泓看她反应这样快,不禁笑了,颔首道:“正是如此。”

消息若是真的,那么大家都能因了此事而做出相应的安排。

若是假的,将计就计,更容易让陶志忠露出马脚来。

看到元槿神色中的担忧丝毫未减,反倒是深浓了许多,蔺君泓轻叹一声,将她搂在怀里抱着,这才轻声安慰道:“你也不必担忧他。如果真的是受了重伤,那么穆效早就想了法子让人带他回到冀都来了。既然人没回来,要么是伤的不是特别重,要么,就是没有受伤。”

听了他这话,元槿忍不住驳道:“这是什么话?怎么是人伤的重了反倒是想法子回来了?”

话一出口,她忽地想起来一件事,怔愣了一瞬后,喃喃说道:“难道是为了葛姐姐。”

“对。”蔺君泓沉沉说道:“穆效答应过葛雨薇,一定会留下这条命,好好的回来。所以,如果他觉得自己将要不行了,一定会拼尽全力来见她最后一面的。”

听了蔺君泓这话,元槿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难受。

葛雨薇这段时间的担忧,她看在了心里。有心想要劝一劝葛雨薇,可是这种事情,哪是旁人多说几句就能行的?

还是得葛雨薇自己想通了才好。

元槿这样想着,心里愈发难受。

只不过,这种思绪在心里还没来得及存太久,就听身边蔺君泓忽地问道:“槿儿,你是不是和闹闹、腾腾它们极好沟通?它们是否能够听懂你的话?”

元槿没有料到蔺君泓突然问出来这么一句话。也没有料到,自己和动物极其容易亲近的特性竟是被他看了出来。

呼吸停滞了一瞬后,她默默地点了点头。

原来他竟然那么了解她。

比她自己先前以为的,更甚。

元槿本以为蔺君泓会多问她几句有关这方面的话题。谁料蔺君泓话锋一转,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既是如此,那便太好了。我需要你命它帮我办一些事情。”

“让它做事?什么事?”元槿奇道。

“对人来说很是困难,但是对动物来说,却简单许多的事情。”蔺君泓的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愉悦:“之前我想要去办,却总也寻不到合适的人。方才问过他们,都无法成事。这才想到了闹闹。如今若是你能驱使的动闹闹去做,想必会容易许多。”

元槿没料到他会突然提出这样的想法来,忙问道:“你想让它做什么?”

蔺君泓附耳过去,在她耳边轻声如此这般说了一番。

元槿会意,连连颔首,最后说道:“这事情虽然不甚容易,但是努力一下也能做到。你给我几天时间,我先训练它一下试试看。”

蔺君泓轻笑着揉了揉她的发,缓缓说道:“好。我等你好消息。”

就在元槿开始着手训练闹闹,试着让它听她号令准确行事的时候,一人快马加鞭来到了冀都。

正是被皇帝蔺君淙急召回京的定北王蔺时谦。

定北王生性闲散,但那仅仅是在私下里的时候。在他认真行事时,十分严厉,不容人出半点儿的差错。

当年他领兵作战的时候,就是以治下甚严而闻名。也正是因为他行事的果断和严谨,方才节节胜利,好好地守住了一方疆土。

如今他要监国,文武百官无不将心提了起来,严阵以待。

就在所有人都在因为定北王的到达而心惊胆战的时候,京中传出了另外一个让所有人都忍不住胆颤心寒的消息。

——据皇上原先的身边亲信刘统领,如今的白身刘立强说,当年先皇得的那个“急症”,十分蹊跷。

而且,他还信誓旦旦的保证道,那事儿一定和今上脱不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