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三章 内外(2 / 2)

什么,你说黄复不答应?哼哼,到时候,就由不得黄复自己了。

黄复事情一解决,卫无忌将黄成召来。从军中挑选墨家子弟,已经精锐士卒,并一千余人,一并交给了黄复。而黄成中军司马的职位,也交接给了卫野王。

黄复的事情解决了。不管将来卫无忌的算计成与不成。都是将来的事情了。接下来的却是武臣了。

对于武臣,卫无忌根本不放在眼里,他很好忽悠,唯独担心的是张耳陈余。

卫无忌见了武臣,径直说道:“我听问阁下有匡扶河北之意,心中大为感慨。河北之地,百二十城,秦军数以万计。且长城之军,具在北方,阁下敢以三千之众击之,无忌十分敬佩。故而愿意助阁下一臂之力。”

武臣不是没有优点的,他的优点第一是勇气,第二是纳谏。有这两条优点,在太平之时足以为人主了。可惜现在是乱世。

武臣说道:“不敢当,进军河北之策,乃陈王之令,张耳陈余之谋,我不过是执行者而已。”他话音一顿,说道:“却不知道阁下何以助我?”

说实在的,武臣心中还是有些虚,河北之地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武臣一个陈人,他根本是两眼一抹黑,唯一的情报都来自于张耳陈余。他固然相信张耳陈余两人,但是并不是他一点疑虑都没有,此刻听卫无忌如此说,他立即想到从卫无忌这里讨些好处来,即便是三百五百人,也可以。

卫无忌说道:“我与阁下一起渡河,共击河北如何?”

武臣大惊,心中咯噔一下,脸上微微色变,神色庄重几分说道:“君上不以击秦为先吗?如今天下英雄无不争先亡秦,阁下不恐他人捷足先得吗?”

武臣一下子露出底细了。

谁最有可能亡秦,不是其他人,正是陈王。此刻楚大将军周文正将百万之众,日夜攻打函谷关,函谷关破已经是时间问题了。

武臣为了转移卫无忌的想法,这位与武臣同殿为臣,地位远远在武臣之上的周文,周大将军,就成了别人。

卫无忌惋惜一下说道:“阁下说得正是,军中都是这样的想法,我就是愿意与阁下一同北伐,也是不能啊。我纵然是一军之主,也不是事事如意。”

武臣这才松了一口气,说道:“是啊。”比起卫无忌,武臣更能有感慨。

卫无忌不管怎么说,是一军之主,整个卫军都是卫无忌一手拉扯出来的,卫军之中固然有这样那样的山头,但是在忠诚于卫无忌这一点上,还是有共识的。

但是武臣就不一样了,他看起来是一军之主,其实内部比卫无忌更加分散,几乎类似一个盟主的地位。对全军的控制力很是低下,更能意识到纵然是一军之主,也为不得快意事。

卫无忌说道:“我欲攻河内,下河东,过蒲坂,入关中,正好与武兄一起过河。相互之间也有一个照应。”

武臣心中本已经放松的心思,立即又绷紧了。双眼之中的忧虑,一闪而过,随即大笑道:“如此正好。”

武臣定然没有看过《演员的自我修养》,他的大笑在卫无忌看来,实在是有点假。

之后说了些什么,武臣一点也没有印象。他寻了一个机会,急忙回到自己军中,将手下全部召来,连忙将这一件事情说了出来,说道:“这卫无忌到底是一个什么意思啊?是不是想吞并我军啊?”

武臣担心就在这里。

渡河是一个繁杂的举动,要将军士安排在一艘艘船上,那时候军官就与士兵分开了。如果卫无忌想要吞并武臣军。实在是一个大好机会,卫无忌只要在对岸布置好人马。武臣军来一艘,控制一艘,即便是武臣想防,也防不了。

这种手段在千年之后,蒋委员长吞并杂牌的时候,还用过的。

张耳深深的看了陈余一眼,说道:“将军,恐怕卫君没有吞并之心。如果卫君有吞并之心,他就是现在发难,将军自忖能挡得住吗?而且吞并我军,对卫军来说,恐怕得不偿失。”

武臣精神大振,说道:“张先生请讲。”

张耳说道:“如今天下英雄并起,如果卫君如此吞并我等,天下英雄谁还敢相信卫君,此一也。”

武臣一听,想来确实是这个道理,连连点头,有期盼的目光等着张耳下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