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143(1 / 2)





  薛姨妈还是有些自知之名的。这个时候还肯嫁到薛家的姑娘和人家,又岂是能够安分渡日的。

  与其弄回来个搅家精,还不如把这机会留给女儿,她不求将来的女婿有多上进,只希望那人心有善念,能够善待她们一家。

  “母亲,还是请荣国府为哥哥张落一门婚事吧。不论怎么说,荣国府能张落的婚事,也不会太差,将来嫂嫂嫁进来,也能稍微有个人家走动。也让那些心有歹意的人避讳一二。”

  若是将来一个错眼招了个柴狼进门,或是招了有野心的来,却要觊觎她薛家的产业,那时她们母子三人就真的羊入虎口了。

  趁着哥哥这件事情还热着,贾家还愿意给自己家三分脸面。何不豁出去了,让贾家给寻个好出身的媳妇呢。她们薛家不差钱,到时候聘礼给的多多的。也不怕那家人不愿意。

  再重要的是,将来就算是没有孩子,也会有,会有,会有她的孩子给哥哥嫂嫂养老。

  薛宝钗也知道,哥哥被打这件事情,错头在哥哥身上。谁让他喝了点酒,就张嘴娘娘,闭嘴娘娘的。人家正经的娘娘亲弟都不敢如此大言不惭。可是哥哥呢,不过是两姨的表弟,便如此张狂。如何让人服气。

  自从那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表姐成了娘娘。人家荣国府以及整个在京城的贾氏一族也不过是张扬了三五日,便被压了下去。而自家的哥哥却不知道要收敛一番。这一场无妄之灾,说白了,其实也不冤。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地步,就算是硬着头皮也要走下去。

  亲生母女之间,还有什么需要说的那么明白。薛姨妈一听闺女这话,便明白了薛宝钗的打算。

  仔细一想,确实可以娶个好一点的儿媳妇,当成双保险。

  “你觉得贾家的三姑娘如何,那可是娘娘的亲妹妹。”想到如今如日中天的贾家,薛姨妈便想到了二房的庶出女儿贾探春。

  虽然她也知道更好的条件是长房长女的迎春,但那位的身份和地位,又岂是她们薛家一个商户可以高攀的。与其找个三四等人家的姑娘,还不如这一位呢。

  反正无论教养怎么样,她们也没有什么好期盼的。又不用她管家,也不用她出门应酬。只不过是为了将来能有个好身份可以好说话罢了。

  “妈妈,快别想了。那三姑娘咱们家可不能要。虽然是娘娘的亲妹妹,可论起亲厚来,还不如其他几位姑娘呢。再一个,虽然二老爷只有五品官,三姑娘也不一定会许配给咱们家。”最重要的是宝钗明白,贾家大房和贾家的老太太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

  确实如此,幸亏薛家没有猪油蒙了心,不然张氏的怒火可不是现在的薛家能够承受的。

  这位是仅有的一位被当今皇帝认可的姨妈,地位在当今皇帝登基后,早已经今非夕比了。

  前脚大老爷把人腿打断了,后脚就把二房的闺女嫁过去。岂不是让世人说是拿二房的姑娘帮着大房老爷抵债赔罪呢嘛。这样的名声一传出来,贾家大房还要不要脸,贾家的几个爷们还怎么在朝堂上立足。

  “唉,你不说我倒是忘记了。这三姑娘正好是出生在你姨妈的孝期里。娘娘能喜欢还是怪事呢。而且我着人打听的消息说,三姑娘姐弟和赵姨娘在娘娘进宫前后都不得娘娘喜欢,还欺负宝玉那孩子。”

  结亲,结的两。性之好,可不是要结仇的。贾家三姑娘,还真的不是个好人选。

  母女俩想到这里,都深深地叹了口气。

  京城李宅,唐朝自从宫里回来后,家里的女人都让她把宫里看见的,听见的,吃过的,喝过的东西说了不下小十遍了。

  这一天,唐婆子又提起了话茬,唐朝终于受不了,向上看了看还算干净的房梁,无语地说道,“我的妈呀,能说的,我都说了。您老还想知道点啥呀。”

  唐婆子吧嗒吧嗒嘴,“我说姑娘呀,那宫里的娘娘,真的是一宫好几十人在侍候一个人吗?这也太,太…不会过日子了。”

  唐婆子身边两个丫头,她都觉得那两丫头没活可干,在偷懒呢。那一屋子的人,只侍候一个人,岂不是有更多的下人在偷懒。这皇宫里的管事们,就这么干看着,那每月得多支出去多少月钱呀。

  想到当初在荣国府里当差时,老太太屋里就有八个大丫头,还不算她姑娘这些二等三等的丫头。再加上一个二等丫头都有下人侍候。

  那时候,她都觉得白瞎了钱,养这么些个丫头,有那些丫头,还不如多养两个壮实的仆妇呢。干活利索,还啥都能搬得到,干得了。

  因为那个时候,她姑娘是直接受益人,所以唐婆子还觉得美美的。至少她那早死的男人知道了,也会高兴姑娘不用干啥活,还月月有那么多的月钱拿。

  可现在,自己也成了主子了,就觉得有些个接受不了。再加上听到姑娘说那一宫好几十人的人都只侍候一个娘娘,而且还不管饭。真真有些个败家了。

  唐朝:“…又没花咱家的钱,您老管那些个干什么。再说了皇帝家的事情,你看哪个大臣说过,咱们小老姓,消停过日子,比啥都强呢。”反正他们家的男人有出息,家里的庄子都不用上税的。

  纳税人的血汗钱,唐朝只能表示同情了。

  “妈,宫里的宫女都不戴首饰的吗?”李凝想起之前自家老娘讲的,宫里头上都只是两三朵绢花,其他的就没有了。觉得有些个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