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163(2 / 2)

  惜春拿起来,对着太阳的光亮照了照。笑眯了眼。

  “姑娘,夫人说了,让您回信呢。”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入画都习惯了。再加上又是姑娘未来的婆婆帮着稍信往来的,就更没有什么了。

  只是府里人多口杂,这才想着小心行事的。

  惜春道了一句知道了,便去了一旁的书案处。准备写点什么。想了半天,惜春也没有想到要写什么,最后翻看一本书,将里面的东西抄了一段。又在信纸的最后一页用工本画了一个小画,就收了笔。

  入画倒茶回来,一看姑娘桌上的书,无语了半晌。

  姑娘真是的,好像怕别人不知道她馋肉似的。

  惜春将信装在信封里,也没有封口。抿着嘴,笑眯眯地将信封交给了入画。

  入画伸手接过,放在袖袋中。

  很想问一问自家姑娘,您的矜持和羞涩呢。

  可惜了,那东西,她家姑娘自来就是短缺的。

  而随着夏风吹过,桌案上的那本书便被静悄悄地合上了,书皮上赫然写了四个大字——《易牙遗意》。

  这一天,唐朝的收获是非常丰厚的。

  她先是在史氏那里确认了唐净和惜春的婚期。然后又在李凝院里的嬷嬷那里知道了宫里的甄氏,当年走的是小白花路线。也就是说天真,善良,软棉的角色。

  她宫里的人,都被她的美好所感动了。一直到新皇登基前,都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伤亡。一是自已得宠,二一个便是现在的太上皇当宝似的护着。

  唐朝虽然听了这嬷嬷的话,还有些个不相信。但是这些年她也使劲打听了,现在能做的也不过是听之信之。

  在荣国府闹了大半天,在晚膳前回到了家里。到了家,正好唐婆子也带着傅秋芳生的闺女过来了。

  傅秋芳经过多年的抗战终于把唐朝的那套老坑玉的首饰弄到手了。不过唐朝倒是没有觉得心疼,毕竟全家就得了这么一个闺女,那真真是娇娇女一般的宝贝。

  李家两房上一代就李凝一个姑娘。这一代呢,二房的都还小,大房李决成亲几年,三个儿子,这第四胎才生了个闺女。唐净年底才成亲,等到了唐朝可以接受的圆房年纪时,估计也要好几年。

  所以,几年内,这都是李家唯一的姑娘了。不说唐朝如何喜欢,就是唐婆子也是走到哪抱到哪的。

  “可是回来了,每次去那府里,你就屁股沉的跟什么似的。怎么样,净哥的婚事没问题吧?”

  唐朝刚换了衣服,她老娘就进来了。“就是咱们说的那个日子。回头让人把他们婚后的要住的院子收拾出来就行了。等过几年,再搬到之前买给净哥的宅子里去。”

  “幸好这两年陆续扩了院子,不然还真的住不下。晴雯成亲后,还回我院子里来,我这两年都习惯她了,别人说书,都不是那个味,扭扭捏捏的。”唐婆子看了一眼正在逗着小闺女的晴雯,随口跟自家闺女说了一句。

  “这是自然。您是咱家的镇山太岁,只要您高兴,有啥不行的。不行也行。”唐朝喝了口下人递过来的茶,对于现在的生活非常的满意。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除了不顺心的时候说句‘拖出去,杖毙’外,其他的,都是理想中的生活了。

  “母亲回来了,正好晚饭已经得了。您看?”傅秋芳忙完了手里的活,也赶了过来。

  “你让人看看你二婶在家干什么呢,若是无事,就让她早点过来,说我找她有事。”晚饭仍是大家一起吃,只是现在不比以前事少的时候,总会提前过来。

  “可是二弟的事情?”傅秋芳笑着问道。

  唐朝点头告诉了她,也没有卖关子。傅秋芳听了也是一阵高兴。然后便出门让门外的小丫头去请张云姬过来了。

  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傅秋芳对于唐净的婚事,还是有些个想法的。尤其是唐净娶的媳妇还是正经的国公府的姑娘。

  那四姑娘虽然没了父母,可毕竟是宁国府嫡出的姑娘。又是被史老太君养在膝下,张夫人亲自教养的。

  既是宫中得宠多年的贾贵妃的堂妹,又是现在独掌北静王府生杀大权的北静王妃的堂妹。听说嫁妆丰厚,成亲时,还能请下一道赐婚的旨意来。

  这样的弟媳妇,这样的妯娌,谁家的嫂子都要担心会不会动摇自己在夫家的地位了。

  虽然她们一个是李家的媳妇,一个是唐家的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