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34(2 / 2)

  李狗蛋:“……”媳妇倒底在说啥,为啥他有听没有懂呢?

  李漱:“……”,嫂子威武!

  唐婆子:“……”,孩子她爹,你闺女成精了。这绝对不是我闺女,这是张大奶奶家的闺女吧。鬼精鬼精的。

  “嫂子,那如果我要送琏哥儿礼物,我要送什么呢?”李漱现在对自家嫂子,那是相当的崇拜了。看她嫂子的眼神都变得更闪亮。

  听到李漱的话,唐朝一拍脑门,有些懊恼地说道,“唉,快别提了。我就说今天忘记啥事了呢。我跟后街装裱店的婆姨说好了,咱们交点学费,你以后凡是有空,便去她店里学装裱。以后,这也是一项手艺。既实用,又文雅。逢年过节,亲手为那府里的爷们装裱点他们写的诗呀,画的画呀,不也挺好。”就算是将来真的考不出来什么,有了手艺,也能养家糊口。

  “嫂子的意思是说?”李漱若有所悟,但还是有些不确定他想的是不是嫂子所说的。

  唐朝点头,“没错,就是这意思。哥们身边的大仆,长随都比你有资历,送哥儿礼物,也就更有讲究。别的不说,若是你送哥儿的礼物价值超过了那几人,他们要是找你麻烦,怎么办?但是咱们送礼,要是送的不好,哥儿对你淡了心,又当如何呢。所以,这个礼,你一个要比那几人的价值低,但心意却是要足足的。

  既给了那几人脸面,还没有被比下去。又让哥喜欢,才是要紧的。说个简单的吧。如果周瑞家的和你大娘都要送二,奶奶年礼。若是周瑞家的送了料子等物。你大娘就只能送绣活。反之,也是如此,送礼切不可送与人相同的。也不能送不符合你自身身份的,更重要的是,越等送礼时,不可压了比你等级高的那人一头。就好比,绣房的普通绣娘,送了一件比你大娘更好的礼物给二,奶奶。这样虽然讨好了二,奶奶。却惹了她主管上司的不高兴和忌惮。得不尝失。

  你现在已经赎身出来了,是自由身,是良民。但我们还要借助贾府的势和人脉,这样一来,姿态就要放得低一些。但我们不是奴仆了,若是姿态放得太低,也就失了风骨。虽然这风骨,抵不上二两白米。但你不同,你将来若是考出个什么来,风骨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是对文人最要紧的。所以,这个姿态要怎么摆,你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也恰好今年是你跟着琏哥读书的第一个年。第一年的礼,正好是打底了。

  这样看来,咱们以前准备的那套凸刻琏哥生肖的文房四宝,就很合适,既和你的身份,又和你的年纪。等到来年的时候,你也能自己装裱东西了。咱就用手艺走礼。既省钱,又有心意。而且还雅致。”

  李漱点点头,明白了她嫂子的意思。刚要说什么,唐婆子便出声了。

  “行了,行了,刚夸你,你就喘上了。没大没小的,当你妈是聋子不成?”又是周瑞家的,又是她的。拿谁大比方不好,偏拿她娘说事。不孝女。

  唐朝冲着唐婆子一笑,将手中的瓜子递了过去。一脸的讨好。这不是说的兴起,一时顺嘴说秃噜了嘛。

  “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磨人精来。”唐婆子拿手点了点唐朝的额头,恨恨地骂道。

  唐朝:一定是您老上辈子积了大德,走了大福运。这才能免于丧女之痛,还人到中年捡到她这么个活蹦乱跳的闺女。

  唐朝一脸臭屁,骄傲地在心中回复着唐婆子。

  作者有话要说:  年底了,又要送礼了。物流快递都停了,是不能在网上买东西了。

  还真的不知道要送点什么才好。时间越来越近,连周末都不休息了。到底送点啥呢?

  不过,给亲们准备的礼物,已经上传到后台了。到时候记得接收噢!

  ☆、第34章

  第三十四章

  第二天吃过早饭,收拾一番后,唐朝便进了府。进府后先去了史氏的院子,在外面和一些相熟的大小丫头们打了个招呼,唐朝才接到自己可以进去的传话。

  到哪里,都是姑娘比媳妇金贵。当年二等的丫头都是可以进主子房,不需要通报的。

  生产前,或者说显怀前,她在正院也是可以随时进屋子的。现在倒好,她不过是成个亲,生个娃,进屋子就要通报了。她算是切身体会到了丫头和媳妇的区别。

  一进去,便看见大房和二房的奶奶都在史氏这里。不用唐朝想,都知道这两位奶奶今天早上吃的又是史氏吃剩下的饭。

  这么一想,她选择了她男人,又突显了一条好处。那就是她们家什么好吃的都是她吃第一口。

  嗯,决定了,回去就给她男人焖个大肘子吃。

  又向前两步,眼角又扫到了一个抱着一岁左右小孩子的年青妇人。知道这是府上大姐和她的一个奶娘。

  一岁了,还这么抱着。也真是富贵人家惯出来的。

  走到地中央,干脆的跪下磕头请安,又将来意说了一遍。史氏的笑脸便没有落下来。

  “你们看看,都说我疼她。辛苦巴拉地得了一口子菜,还知道送进来给我尝尝。我不应该疼她吗?鸳鸯,快扶她起来。给她搬个几,让她坐下说话。”

  “前儿太太还说嘴里没味,今儿就有人给太太送蔬菜,要不怎么说,太太是个有大福的呢,膝下儿女双全,现在儿孙满堂,家下人等,哪怕是一点子绿菜,都想着太太,惦记着给太太送来。这样的福气人,古往今来,能有几个呢。”

  张氏说话从来都是挑好听的说,每每都将史氏捧得老高。一如往常,张氏的话说完,史氏更是高兴的乐眯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