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37(1 / 2)





  睡觉前,李漱要把张氏和贾琏赏他的东西交给唐朝。唐朝没收,只是给他找了一个小箱子,让他把自己的体已放进去。

  “你自己的体已赏钱,都自己存着。将来成亲娶媳妇都要靠这个呢。不许乱花,知不知道?”唐朝相信不会再有个虎妞像自己一样嫁给一无所有,还带着托油瓶的李狗蛋了。

  这个时代都讲究长嫂如母,贾政见到张氏的恭敬劲,唐朝是见过的。所以成亲后,她也把李漱当成了自己的一份责任。

  但这并不代表,她会将李漱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一般对待。所以,很多事情,唐朝都会给自己划上一条线,就好比这件事情。

  李漱过年八岁了。这个年代讲的是男女七岁不同席。当然穷人家是没有那些个穷讲究的。所以,一家五口都是一起吃饭,晚饭后也会坐在一起说说话。

  一家人聚在一起,冬天省了柴火,晚上省了灯油。而且说说笑笑也有些趣味。总比一家五口,分成三批强。

  李漱从他嫂子手里接过小匣子,小手一挥,道,“嫂子您放心吧。我不会乱花的。您没嫁我哥时,家里的钱,我就管过。我哥手松着呢。谁来借,他都往外掏。每个月到月底时,我们就只能喝粥。”就是喝粥还不是顿顿都有呢。

  那样的日子,李漱还一直担心他哥会真如别人说的那样娶了嫂子不要他了呢。不过幸好天上的爹娘保佑,嫂子一家都是好人。不但不嫌弃他能吃,还将他送进府里做事了。

  嫂子真好!

  张婆子听了这话,斜了李狗蛋一眼。转头看向李漱,“阿漱呀,我怎么觉得你是又长个头了?”这孩子这小一年,吃的好,这个头蹭蹭地往上长。刚才说话时一笔划,又漏出一节小手腕。

  “有吗?就是觉得最近衣服和裤子都短了。”李漱走到屋中的一根柱子处,仔细地找了找上一次唐朝在那里给他划的道道。

  唐朝看了一眼,“这才两个月,确实是又长了。这衣服还是刚入冬的时候做的呢。我那还有些棉花,回来给他接一接吧。”幸好因为李漱跟了贾琏,总要在主子面前晃荡。所以,自进府开始,府里便给他做衣服了。

  唐婆子又道她那里也还有之前给孩子做小被剩下的棉花棉布,正好趁着这会天还早,她一会儿的功夫就能把棉衣棉裤接了出来。

  说到这里,唐婆子又让唐朝找一些尺头,在李漱出门上工的我衣那里,接上一道牙边。既增了长短,看着也好看。

  唐朝一听,起身回屋去翻尺头。这一边李漱一看嫂子和大娘都忙了起来,便自发的先回房把衣服能从身上换上来的换,能直接抱过来的抱过来。

  一时间,唐家小院的堂屋里,唐朝和她娘一起做着针线活,李漱练字读书看着炉火。而笨手笨脚的事李狗蛋便在一旁一会儿哄着醒醒睡睡的儿子,一会坐在小板凳上就着水壶中的热水洗着儿子的尿布,和家里其他人的衣服。

  一般情况下,家里的粗活重活都是李狗蛋在干。但什么是粗活,什么是重活。却是由唐朝指派的。

  就好比儿子的尿布,唐朝就从来没有自己洗过一回的。

  又好比一些衣服裙子,唐朝也就只有刚成亲时,还在熟悉期的那会自己洗过。

  所以说,结婚时男人是打下什么底,以后便是什么底。

  时间一长,这些家务活,在李狗蛋的眼里,便成了他应该做的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  唐朝:狗蛋,儿子嘴角怎么起了个泡?是不是烫着了?

  李狗蛋:不能呀,我都尝过不烫了才喂他的。

  唐朝:…你丫老皮老肉的,和婴儿能一样吗?

  ☆、第36章

  第三十六章

  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唐朝和她娘商量了以后,李狗蛋哥俩照办的。在这个家里,他们哥俩只有旁听权却没有参与权。一则李狗蛋生性憨厚,并不计较这些,而李漱年纪小,却对长嫂如母还是知道的,二一则兄弟俩心里对唐朝娘俩是真心敬重。

  说句最现实的,至从成了一家人,他们就没有挨过饿,受过冻。可见家里的事情,还是女人比男人更会过日子。

  话说回来,靠着府里,待孩子长大再出府却是唐朝想想到的最稳妥的办法了。不然先不说唐朝或是唐婆子母女谁看孩子,谁找活计,就说李漱小小年纪,出了府又能干什么,全家的生计便都压在了李狗蛋身上。

  可李狗蛋自小在府里长大,虽是经常跟着管事们出去,但那也不是真正的生活在外面的人。对于外面的人情世故,估计还没有唐朝这个半路出家的知道的多呢。

  而且李狗蛋的性格也不适合,出去被人卖了,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