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56(1 / 2)





  幸好并非官奴,倒也不怕祸及子孙。只是再想要嫁个好人家,却是再也不能了。更何况一般人家谁敢娶她张家女了呢。

  而且大牢里走了一遭,名声早就没了。更何况,她的这位唯一的侄女是再也不能用张氏女这个身份出嫁了。

  给再多的嫁妆,身份也已经注定了。

  思来想去,也只有唐朝的小叔子李漱看起来还是个不错的。再加上年纪轻轻便已经是个秀才了。也许以后还会更好。

  有着自家和唐朝一家的情谊,想来嫁过去,也不会差在哪里。就算将来李漱只能考到举人,大不了,帮他提前补个官,她的侄女便也能过得更好了。

  再一个,哥哥是个老实的。嫂嫂唐朝看起来虽是个厉害的。但却也是没有什么坏心的。又是她看着长大的。想来也不能苛刻了她侄女。

  这么一想,许给李漱竟然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她现在更愁的便是张家那些已经出嫁的姑娘们。张家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些姑娘在婆家指不定要受到什么磋磨呢。

  因为娘家受难,而累及出嫁女惨死婆家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张氏还在想着,是不是让自己的二儿子带着一些礼物挨家挨户地走一遭。有了荣国府撑腰,想来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张氏女骨子中的韧性,张氏是深知了。只要给她们一点希望,一点光。她们便能将生活继续走下去。怕只怕,这一点光,也没有人去给她们。

  张氏的预感成真了,朝廷的抵报一发往州县,张家的姑奶奶就有人遭了难。

  附逆不是小罪,现在太子仍在平安州内,谁也不知道这样的祸事,会不会牵连到自己家身上。原来张氏女有多受欢迎和爱戴,现在就有多让人厌弃。

  只是朝廷有律法规定,娘家以无亲人的女子,夫家是不可休弃的。所以,那些张氏女的夫家,便纷纷想了其他办法。

  张家这辈,一共十一位姑娘。除了变成‘丫头云姬’的张九姑娘。出嫁的一共有四位。这四位张家姑娘,出嫁都有前后,不过也只有一位姑娘生产过,其他的皆是成婚时日尚短,还无所出。所嫁之人,也差不多都是官宦人家。虽夫家官职家业有大有小,但命运却都是差不多的。

  其中一人在得知了张家的消息后,竟在三五日间得了‘急病’去了。还有两位被送到了家庙中,一人过得尚可,毕竟这位就是有孩子留下来的那位。而另一位,竟然在家庙中无故‘失踪’了,众人心知肚明,也不算是什么怪事了。

  而唯有一位张家姑娘却是毫未受到张家事情株连的。那位之所以幸免于难,还要多亏了贾敏。贾敏在知道张家出事后,便想到了自家大嫂应是如何难过伤心。

  一边打发人上京城问安,一边又想到前几次与自家大嫂通信时,知道大嫂的亲侄女便有一位嫁到了姑苏。连忙派了心腹和林府的管家,拿着林海的名贴,上门去探望。

  若是不知道张氏女嫁到这边,倒还好说,但贾敏既然知道了,就不能什么表示都没有。不然也就对不起当初她和自家大嫂的一份情谊了。

  这家人,本来已经想要放弃张氏女了,但因着贾敏念着长嫂张氏之间的情谊,特意为她侄女撑腰,这才仍留在了夫家。

  只是夫家的这副嘴脸,张氏女看了,不免心寒。自家一出事,她与自己的陪嫁人员便被关了起来,特特地软禁在一处废旧的院子里。被人从房间里拖拽出来的羞辱,夫君的冷漠,婆母的狠厉,张氏女这辈子都记得劳劳的。于是在日后风平浪静后,竟然在贾敏的帮助下,带着嫁妆和离出府了。

  此事在贾琏回去后,一一告诉给了张氏,而张氏也更感激贾敏的雪中送碳,在后来黛玉姐弟入府后,更是殷殷照顾,帮着抚育成才。

  而贾敏和林如海在有生之年,一直庇护着这位张家姑娘,而在贾敏与林如海相继过身后,张家姑娘又不顾人言,亲自上门,尽力操持贾敏二人的后事,便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

  趋利避祸,原是人的本性。可大难尚未到来便如此,也着实让人齿冷。此事唐朝知道后,也不过是感叹了一句,‘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罢了。 不过这些且是后话,此时暂且不提。

  此时的唐朝还在想着这门天上掉天来的婚事。都说长嫂如母,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李漱对自己敬重如母,对自己的老娘也是如此。此时这件婚事,看起来有很多的短处。但娶媳娶贤。李漱娶个这样出生的媳妇,对于他们李家是有着天大的帮助的。

  不提张氏会如何亲近自家,便是将来子孙教养上,就强了别人数倍不止。若是娶了回来,她家的李凝,便可以直接受益了。

  若将来李漱能够更进一步,当了官,有一位眼界不凡的太太,也是一件幸事。

  所以,这件婚事,唐朝打着灯笼都找不着,哪还能往外推。

  别人害怕这姑娘身份泄露了,会连累自家。可她们也不想想,最怕那姑娘泄露身份的,便是张氏了。毕竟人家家大业大,赌不起。所以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什么丫头不丫头的。谁的一生没个三起三落的。再说我们就是普通人家。能娶个好姑娘都要烧高香了。他哥哥娶到我,都是他们老李家上辈子积下的福气,这回娶个比我好上几十倍的,岂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吗?”说到这里,唐朝顿了顿,又接着道,“我们家什么情况,太太也是知道的。虽是有几个钱,但也不过是维持个生活。这两年紧了紧,也给我那小叔子挣下了套宅子,还有几亩中等田地。想来生活是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不过富裕的日子,可能就不会如从前了。”

  在唐朝看来,张家虽然可能没有贾家这么喜欢奢华,但是那小日子的质量也是嗷嗷高地。她们家就是普通人家,家里连个粗使的婆子都没有,更别提侍候小姐姑娘的人了。

  这位张家的姑娘嫁到她们家,可也是要动手干活的。要是指望着她和她娘侍候她,那这种祖宗她还是不往家里请了。

  当然了,张氏的面子和恩情也在那里呢。而且娶这位姑娘的实际好处也是存在的。大不了,直接让李漱带着媳妇去新买的房子,安家立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