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80(1 / 2)





  前院男孩子多,而且也能离张氏远一些。

  前几天,唐朝又想起了一件事情,便是在宝玉的心中嫡庶是非常明显的。记得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宝玉曾经和林妹妹说,他们都是没有兄弟姐妹的独身子女这句。

  那时贾珠已死,元春虽然在血缘上是亲姐,却因着进宫封妃一系列的事情,站在了主子贵人的位置上。如果宝玉说自己没有兄姐,也可以说的过去。但为什么要说没有弟妹呢,探春和贾环不是吗?

  可见在宝玉的心中,是没有这两个弟妹的。一个对着自家从小一起长大的弟妹都可以无视的人,其品性是非常凉薄的。而现在宝玉要是无视探春和贾环,唐朝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中间有着王氏和邢氏卡在那里。要知道那个时候,赵姨娘虽然得宠,却一点不敢越雷池一步,被王夫人压得死死的。

  探春曾经是跟着宝玉一起养在史氏那里的,就是这样,还能说出和黛玉都是一样的人。现在唐朝便只能想办法让他改变这种天性中的凉薄了。

  四岁的男孩,正是对这个世界好奇的时候,让他们多接触一下男孩子,也不至于少原著那般,身边除了姐妹再没有什么玩伴,生生将一个大小伙子熬成了小姑娘。

  因为年纪太小的原因,和上面的几个哥哥感情也不是很深,唐朝希望趁着这会大家都在府里的时候,好好的联络一下感情。

  一个家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的存在于世上。他是需要很多的相互提携的。

  今天刚出了碧纱橱,便看到了元春带着抱琴要去后面的小花园里走一走。

  唐朝上去见礼,“大姑娘安好,这么冷的天,姑娘怎么还要出来。园子里光突突的,可有什么看的呢。”

  “我也不过是闲来走走罢了。嬷嬷带着他们,这是要去哪?”

  “大姐姐好。”,“大姑姑好。”宝玉和贾芝一起向元春问好。

  元春笑着应了。又上前的摸了摸两人的手炉,发现是暖的,便顺手拉了拉两人的小毛帽子。

  “前面小书房还上着课呢。领着两个小主子去那边玩一会儿。”天天听着,就算是不背,也会耳熟一些。

  “嗯,琏二嫂子似是有孕了。你们别去那里,免得打扰到琏二嫂子休息。”进门两个月便有了身孕,这件事情,在元春看来也算是有好有坏了。

  好处是以后立规矩什么的,大伯母不会再着重折腾她了。好处便是既婚前的两个妾,大伯母又赏下了两个通房来。

  唉,大伯母心里也是苦呀。一会儿去花园子里看看,若是腊梅花开了,便摘上一些,去看看大伯母吧。

  ☆、第65章

  第六十五章

  元春今年也十四岁了。本来去年出孝后,便应该说亲了。可是刚出孝,先是贾珠几人去赶考,回来后便是迎娶凤姐,之后家里又因为贾琏与秦可卿的事情,波澜突生。一直到最近才安生下来。

  以至于元春的婚事便有些个晚了。不过好在她的事情张氏心里也有了数。

  于是元春去看张氏的时候,张氏便一脸‘我家有女初长成’的神色看着元春。

  “一晃眼,你也这么大了。当初还是牙牙学语,现在已经亭亭玉立了。我让嬷嬷给你弄的药膳,可都吃了?”

  “多谢大伯母关心。嬷嬷弄的东西,一直在吃呢。”

  长脑子的人听到这句话,都会知道下一句是什么了,所以元春控制着让自己的脸不要红的太厉害,一边轻轻地搅着手帕子。

  “早几年,便想着将你聘回张家去。却没有想到,世事难料,祸福天定。孝期又不太方便给你相看,竟一时托到了现在。今天没外人,就我们娘俩个。你跟大伯母说说,心中可有什么想法?”

  元春一听这话,连忙摇头。本来这话她与张氏亲近,便是有什么想法也说出来。可自从出琏二嫂子的事情,这种话上,元春就颇为忌惮。

  “我只听大伯母的。”反正在元春看来,大伯母也不会害她。

  “嗯,你是好孩子。只是大伯母就怕委屈了你。也对不起你九泉下的母亲。咱们家也不求别的,你嫁妆不薄,嫁到哪一家去,也不会低人一等。更何况还有大伯母和你兄弟们给你撑腰呢。说起这个,我这里还有两块上好霞光锦,那个绣嫁妆是最好的。一会走的时候,你带一块去,剩下的那块,给你二妹妹。”

  那霞光锦,是用金银双线配着红锦丝按着经纬织就而成。因着纹理要好,光照时金银折色也要好,所以倒是有些难得。

  再加上好东西都是比较费事费时,这种锦一年也出不了两三匹,物以稀为贵,倒也是有价无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