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90(1 / 2)





  元春进宫没几天,宁国府的小史氏便没了。自从那年四月生了个姑娘后,小史氏的身体便越发的不好了。这个年,几乎都是在床上渡过的。

  小姑娘叫贾惜。比二房的贾环早出生了一个月。四月四的生日。今年四月就要满两周岁了。可惜亲生母亲却再也看不到了。

  做为一族之长的嫡长女,贾惜小姑娘的身份算是贾家姑娘中最高的了。哥哥的继室是没有办法,也不够身份抚养她的。

  再加上小史氏临终的话,这位宁国府的大姑娘,便被寄养在了荣国府史氏的身边。随着几位族姐妹的名字,小名也唤了‘惜春’。

  惜春一来,便住进了元春的房间。同时张氏作主将元春无法带进宫的那位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指给了惜春。

  而这个时候赵姨娘和邢氏才注意要这位教养嬷嬷的存在。

  要不怎么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两位贾政的大小老婆们,在元春进宫这件事情上,两只眼睛都盯在了元春的嫁妆银子和屋中的各种私房上面了。

  然后,其他的精力又被房中新来的宠妾占了一半去。

  等到张氏做主让惜春住进元春的房间,并将嬷嬷指给惜春后,才一脸懊恼不已。他们二房的三姑娘探春还没有教养嬷嬷呢,怎么能够便宜给了外人。

  说是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来,但那也要分的清里外吧。可惜了无论邢氏和赵姨娘怎么说破天去,也作不得张氏的主。而且史氏也不认为在嫡出和庶出之间需要分出什么来。

  惜春的母亲可是史氏娘家血缘最近的侄女,父亲又是丈夫亲侄儿。哥哥是贾氏一族的族长,无论是从身份上,血缘上,还是从其他地方来讲,三姑娘探春还真的没办法和四姑娘惜春比。

  不服也得服。

  元春对于邢氏和赵氏那是打心里愤恨和瞧不起的。在她看来,那些东西便是都丢了,扔了,也不会给这二人一丝一毫的。

  在将小件的都送出去给人后,元春便将贵重和大件的东西都装箱准备交给唐朝。和宝玉原来的那些财产一般,都交给唐朝管着。

  考虑老太太的年纪,将来有个万一,这些东西很可能又落到邢氏等人手中。交给大伯母,分家时,大伯母爱惜名声也不一定保的住。此时托给自由身,又是官家女眷的李嫉嬷嬷。看起来却是唯一可行的。谁让打小她就非常亲近和信得过她呢。

  至于自己的亲大嫂凤姐,呵呵,都是从小一起长大的,谁不知道谁呀。

  银票随身带着,进了宫,也好打点。至于庄子和铺子的地契,元春却是又为难了起来。这些不比死物,最费精力。而且这些东西也不能卖,谁知道以后是什么情况呢。

  可是交给别人,她还是有些不放心。老太太老了,大伯母倒是个好的,但大伯母明摆着是不想插手财产的事情了,估计更是不可能帮着保管了。而大嫂凤哥,元春又是第一个将她排除的。

  唉!凤哥哪都好,就是喜欢金银财物。这些东西,以凤哥儿的心性,估计会着手买下来吧。可她并不想卖。

  卖了再多的钱,也只是一笔子买卖。留着再手,却是可以钱生钱的。将来她出宫,也不会坐吃山空。

  “若是姑娘信得过我,这些财产也都交给我。我给姑娘立个字据。姑娘的这五个铺子,四个庄子,就算是我和姑娘合伙子。姑娘是物主,得九层利润。我是出力的,得一层利润。这样可好?”

  唐朝觉得虽然合伙子与人干买卖,最容易坏交情。但一层的利润也不过是高等的工资罢了,又拿坏到哪里去。

  而且元春这一进宫,就算是先期不太好,但后期却是不错的。又有张氏的支持和贾家一众出息的兄弟,将来一定比原来好。跟元春搭上边。可不就是做了顺风车一般。

  以后在宫里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不先钱生钱,如何支撑宫斗耗费。现在的荣国府和二房是不会允许,也不可能做到大把的为元春花钱的。所以只能靠她自己了。

  现在帮她一把,也是在为自己一家多谋一条出路。何乐不为?

  元春对于唐朝,那是深信不疑的,不然也不会将财产交给她保管。对于唐朝的说法,元春也是认可的。不但如此,元春还大方的提出要与唐朝,二。八分层。并将自己手中的人手都交唐朝暂为管理。等到宝玉长大,或是自己出宫,再交给自己。

  这一件双赢的决定,现在看不出来什么,但在以后却给元春带来了不少的方便。尤其是元春封妃后,唐朝将分红,按月按季送进宫给她进行打点的时候。

  两人谈妥后,在宫里嬷嬷的提点下,还正式去官府备了案。等到邢氏知道的时候,看唐朝的眼神都像是淬了火。时不时的总要刺上几句。

  可惜了,还没等邢氏找到对唐朝和宝玉下手的机会。李狗蛋在大西北还是因着马养的好,在一场战事中,又被升了官。虽然人没有回来,但给唐朝请封的敕命的事情却是办了下来。

  五品官的诰命夫人和七品官的敕命虽然差了两级,但在贾家却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更何况唐朝还是原配。

  上上下下都给唐朝脸面,便是做人教养嬷嬷也不会比任何人低一头去。这让邢氏内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