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第38节(2 / 2)


  从小年开始,张家天天都有不同的人上门来取货。

  有些行商一样五十斤一百斤的订货,想着先去乡下转悠转悠看看。

  行商们既然盘踞在西宁镇,大都有商有量,会提前商量好,谁去哪片地儿跑。

  西平郡已经叫北蒙商人巴音给占了,行商们跟巴音拼不起,也就只往乡下去。

  好在乡下舍得花钱的地主老财也不少哩。

  谁知他们挑着货,大都一半路还没走出去,东西就叫老百姓们给抢光了。

  连上百文一斤的金元宝糖饵,都有人半斤一斤的抢了个干净。

  “不是说西北百姓穷吗?”挑着空担子的汉子还被人追着问啥时候再来买,回去路上喃喃不解问。

  跟他一起的汉子也不明白,“大概是打肿脸充胖子?过年不都得要脸吗?”

  实则他们猜对了一半儿。

  大家过年走亲访友,家里富裕些的,少不得得带肉啊米面这些,家里穷的也得捎带几斤高粱米上门。

  你起码不能大过年上人家里去打秋风不是?不吉利,听说这么干要一年穷到头。

  肉和米面这些怎么也得几十文,高粱米也得有个十几文钱不是?

  谁知道今年竟然出来了金元宝和福气吉利面片?

  有钱的花几十上百文买了,放家里招待客人有面子,走亲访友送出去更加体面。

  这可是送福和财,就没有人不欢迎的,怎么说都吉利。

  没钱的凑一凑,花几文钱十几文钱买点面片,不比高粱米好看?

  贵是贵了点,可带出去的高粱米全家能喝好几天粥呢。

  要是送面片好听也好吃,却也就甜甜嘴儿,同等的钱,有了面子还能保住家里人的口粮,谁都会算这笔账。

  去其他各个地方跑的人也差不多都是这个情况,都没跑太远,就挑着空担子回来了。

  回来后,连口水都顾不上喝,就赶紧去找主家。

  有些行商在家,有些同地方出来的行商过小年,少不得要凑在一起,往酒楼里去吃个酒互通有无一下。

  有家仆跑到条街酒楼里,看见自家主人就赶紧道:“东家俺们刚出去镇子就卖空了好几担货,您赶紧去杀猪匠帐篷找张小哥再订一些,不然怕后头不够卖。”

  行商们顾不得吃喝了,赚钱更重要。

  刚上了俩菜,大家就招呼着跑堂,结了账一起往瓦市那边去。

  于冒财裹着厚厚的皮袄才从外头进来,看见跑堂脸色不是太好送客人出门。

  等看清楚那些人是往瓦市去,他才转头问跑堂,“他们干啥去了?”

  跑堂苦着脸,“刚点了一桌子硬菜,听说杀猪匠家有啥好吃,要赶紧去订,说跑就跑了,后头菜都没要,连个赏钱都没给。”

  回头他得找张三壮要回来才行,起码得饶带点这些行商们喜欢的吃食回家。

  跑堂在心里盘算的时候,于冒财彻底阴下脸来。

  他自从被人套麻袋扒了衣裳揍过一顿后,知道张家帐衤糀篷前天天有人排队,也没敢再上门找麻烦。

  于冒财知道,孙老火离开酒楼后,把自己赔给张家当长工了,他嗤笑之余,也算是出了口恶气。

  之所以没继续搞事,是因为有常沢在,起码酒楼短时间不会出问题。

  冬天生意本来就寡淡,等天气稍微好点,他再去郡城找个掌勺师傅就是。

  天底下厨子那么多,还能缺了他孙老火一个?

  他想着,以后别给他找到机会,否则他绝对饶不了孙老火和张三壮这对混蛋翁婿。

  结果他还没主动上门找麻烦呢,张三壮没完了是吧?

  又拉生意拉到他酒楼里来,真是不拿豆包当干粮。

  他不动点真格的,张三壮还以为他是病猫呢?

  于冒财冷哼一声,裹紧皮袄,狠狠摁着虎皮毡帽,往条街最西头挂着蝠鼠吊金钱的陈氏当铺去了。

  作者有话说:

  崽崽:我要当孙女!

  那啥,酒楼不叫杀猪匠,现在还没到起名的时候呐。

  阮家反击也在安排啦,后面爽点还挺密集哒,枸杞天天日九啦~宝贝们不要养肥我~(尔康手.jpg)

  第33章

  对赚钱这件事,任谁干活儿都不会打折扣。

  尤其苗婉还叮嘱张三壮,“三哥,你跟阿姆要尽快将咱说好的活计交出去,我盘算着咱们准备的货不大够,咱得早点把装修铺面的钱给赚出来。”

  张三壮本来有点舍不得牙刷赚的钱,毕竟这就跟捡钱差不多。

  现在连家里的孩子们都能上手了,其实也费不了多少事儿,到现在赚得银钱可够一家子小半年的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