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同人)红楼之仙路第106节(2 / 2)


  曰:那是打的少。

  贾敏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鸡毛掸子这种‘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的道具都准备了一打还有余。

  看着那成打的鸡毛掸子, 贾敏抬头看向天空, 握拳, 教不好闺女,往后余生顿顿吃鸡。

  ╮(╯▽╰)╭

  只是面对黛玉这么个愁人的闺女,贾敏就算拿出了十二万分的耐心, 也得败北在林如海时不时的护犊子上。

  一时间, 叫贾敏挫败不已。

  她就想不明白了,这么个劣性的丫头到底是随了谁?

  “夫人自谦了。夫人出自勋贵之家,祖上更是跟着太.祖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岳父领兵作战, 几无败迹。用兵诡才,奇谋百出。不似我林家, 全是文弱书生,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玉儿在读书上的天赋想必是随了林家。其他的...都道‘邹凤清于老凤声’, 咱们玉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实乃夫人之功矣。”

  贾敏看着面前的鸡毛掸子,抬头对着林如海冷笑。

  这特么也是人话?

  合着那死丫头所有不好的地方都是随了她呗?

  贾敏房间里有两个大插瓶, 里面丧心病狂的各插了数支鸡毛掸子。如今听到林如海这话, 贾敏心里都在疯狂的叫嚣着要将给黛玉准备的两大插瓶送林如海一个。

  就是因为有这种败家老爷们在, 才害得她闺女养歪了性子。

  这一刻贾敏突然觉得那句‘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话特别的正确。

  若她没读那么多年的书,这会儿一定要学学那市井泼妇对着面前的男人做点什么。

  哼,恨不大巴掌扇飞他丫的。

  深吸一口气, 贾敏努力让自己心平气和的去跟林如海讲道理。

  您那闺女胆大包天,再没她不敢干的事了。现在不管教起来,将来指不定哪天就将天给捅出个窟窿。那时你是能学女娲补天,还是能学盘古顶门柱?

  你能吗?能吗?

  既然不能,还不给我靠边站着去。

  林如海摸摸鼻子,想说一声他闺女还小呢,何至于。

  可转念又一想,这理由他媳妇估计也接受不了。于是垂下眼,长叹了一口气,用一种特别担忧感慨的语气说道,“儿活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夫人用心良苦,为夫自愧不如。”拉着贾敏坐下,又亲自给贾敏倒了杯茶,准备拿出当年殿试的拼劲忽悠自家临近暴炸边缘的媳妇。

  “夫人担心玉儿的性子不容于夫家。”见贾敏似要说话,林如海伸手向下压了压,“我明白夫人的意思,你是担心玉儿将来嫁不出去。”

  贾敏点头,觉得她男人总算说了句人话。

  “夫人所虑,正是为夫所忧。生而为女,百年喜乐由他人。短短十几年承欢膝下,如珠似宝的娇养长大,一朝出嫁,悲欢喜乐尽是牵挂。父母之爱,则爱之深远。如今严加管束,也是夫人一片慈母之心......旧年常听你提起大舅兄亡妻张氏如何人品,恨惜年早逝。”顿了顿,林如海见贾敏脸色变了,心里一笑又继续说道,“婆母不慈,妯娌藏奸,或小姑难缠,夫君宠妾灭妻,子女由着长辈抱养教养欠亏,家下人再奴在欺主......这一生又如何能展颜?”

  贾敏:“......”表说的那么吓人好伐?

  “繁哥儿比玉儿小了六岁上下,自来科举最是熬人,玉儿出嫁时,繁哥儿能以秀才之身送长姐出阁已然是大幸。如今时局不定,为夫才侥幸为官通州,也让夫人能常回娘家。他日玉儿出嫁,若我与女婿两地为官,岂不是经年不得见,音信迢迢?”

  以林家的家世,林如海自认不会给闺女选个白衣为婿。而有功名的女婿,外放做官是必然的。

  除非选个翰林院,研究学问死读书的。

  只翰林院虽然清贵,倒是适应静得下心来的四丫头,却未必适合他们家性子跳脱的黛玉。

  .

  贾敏当初在京城成亲,可成亲没多久不是随着林如海处放为官就是陪他回姑苏丁忧,出嫁那么多年,回娘家见娘家人的次数屈指可数。贾敏想到这里,就开始舍不得黛玉了。

  再打再骂,再气急的咆哮,那也是她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

  半晌,贾敏抬头眼神灼灼的看林如海,“那你还不嫁了?”若林如海敢点头,贾敏估计真的会放下所有的规矩体统,让林如海知道知道鸡毛掸子为啥用的那么顺手。

  “这正是为夫所忧之事。嫁,舍不得。你我夫妻已有了春秋,就怕他日连最后一面也见不着。然而不嫁,这世间又有多少好儿郎宁愿舍去功名甘心入赘。”拍拍贾敏的手,林如海一脸深思的总结道,“为夫年过半百,此心唯愿一家人能够长长久久的不分离。”

  有什么办法能够长长久久的不分离呢?

  除了女婿永远不出京城,他们林家也一直在京城居住。只这样可能吗?

  而永远不出京城的...除了皇帝就是宗室。只他们家这条件,贾敏抬头看林如海,你到是真敢想。

  何止敢想呀,林如海的意思是只要他闺女大面上的规矩没问题,出门在外装一装,嫁出去了,也退不了货了。

  (→_→)

  “姑娘家家的,还是厉害些好,咱们父母终不能陪她一辈子。性子厉害些,她不会被人欺凌,你我也能放心。待出嫁时,多陪些嫁妆,再多安排些应手的下人。家世不用太高,略低一些也无妨。对了,我恍惚听说贾家的二姑娘不大好了?”林如海放在贾家的人还时不时的传出消息来。如今贾家的情况,林如海是看了都嫌闹心。

  史家当年将老太太嫁到荣国府,其实是为了报复贾家的吧?

  “谁说不是,自己立不起来......”贾敏闻言,思绪直接被转了开。她那个二侄女,在娘家都被婆子下人欺负成那样,将来成了亲,怕也是个受气的。如今又有了那么个名声,哪怕将来真的出嫁了,想必在夫家也抬不起头来。

  想到这里,贾敏总觉得哪里不太对。一时又想不起来,抬头看林如海,林如海对她点点头,便又说起繁哥儿来。

  繁哥儿年纪小,不过也识了不少字。等再大些,就可以对着字贴描红了。

  现在他们俩口子还能应付,不过现在着手请个好先生准备正式读书的事也是时候了。

  “请先生回来单教繁哥儿一个,到是极好。只咱们家人丁单薄,到不如送繁哥儿去旁家附学,一来多学学世情,二来也可多结交些朋友。不过先生还是要请的,双管齐下,自不会蹉跎了功课。”

  “老爷想送繁哥儿去谁家附学?”贾敏心里转了一圈,也没想到林如海说的是谁家。

  “我心里已择了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