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成小镇千金第12节(2 / 2)


  沐氏搅了搅帕子,“娘误会了,原也不是我想说什么功劳的话,大嫂往后别再盯着我们珍珠吃什么,我保证不会再乱说。再说了,寻常的东西,我什么时候藏私了,家里哪个孩子没吃过?反倒是大嫂,买个点心还偷偷摸摸的,让人看不上眼。”

  沈老太太心里直骂,不争气的东西,平白让妯娌们笑话你,“你们给孩子买东西吃我管不着,往后家里也买!留银子干什么,平白让家里争吵,不如都吃了喝了。行了,你们都去吧,老大家的,一个月的家务活,不许让宝珠帮忙!”

  潘氏觉得自己快要冤死了,平白无故被婆母和妯娌骂,还要单独做一个月的家务活,还不能让女儿帮忙!

  沈复年扶起沐氏,夫妻两个一起回了房。

  到了屋里,他给沐氏擦了擦眼泪,“娘子受委屈了。”

  沐氏觑了他一眼,“才刚我那话是说给大嫂听的,官人可千万别放在心上。这么多年要不是有官人,我哪里懂管铺子。”

  沈复生笑一声,“我说的是真心话,不是说给大嫂听的。”

  沐氏抬手拧了他一下,“不正经。”

  两口子瞬间和好了,潘氏一个人在厨房里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做饭。她张嘴正想喊女儿,沈老太太却先她一步把沈宝珠叫到正房去了。

  沈珍珠在铺子里又忙碌了一天,今日她连午饭都没回家吃,还是沐氏给她送来的。

  她虽然干劲很足,但毕竟之前病了十几年,毕竟身子骨底子差。天还没黑呢,她就坐在那里缓劲儿。

  今日她基本上把铺子里货物的价格都记住了,至于存货,她虽然记不住全,品种大多都能记住。

  见她有些疲惫,两个伙计一起劝她先回去歇着。沈珍珠也不矫情,把账本一收就往回走。

  刚出铺子大门,正好碰见了准备回家的郭怀旭。

  沈珍珠礼貌性地打招呼,“郭二哥。”

  郭怀旭点头,“沈姑娘忙完了?”

  沈珍珠笑着回道,“是呢,预备回家了。”

  郭怀旭站在那里稍作停留,等沈珍珠走了过来后,二人有默契地一起往前走,沈珍珠始终离他两步之远的距离,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

  郭怀旭一侧头,看到了她头上的铜簪子。以沈家的家底,不至于让大姑娘戴个铜簪子,是沈珍珠觉得这个复古的款式特别好看,特意问沐氏讨来的。

  他仔细多看了两眼,把那纹路和大小都记在了心上。

  今日下午,郭怀旭在铺子里找到一根闲置的短粗铁条,大概磨了个模子,若是多用些心,说不得往后也能做出根簪子来。

  沈珍珠察觉到郭怀旭在偷看自己,心里嘀咕起来,难道他觉得我是故意赶在他回来的时候出门,好跟他一起走?

  不行,都是街坊邻居,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能总是让他误会我是个花痴。只要我心里坦荡荡,怕什么。你长成这样,我总不能蒙上眼睛跟你说话啊。

  沈珍珠一个回头,抓到了郭怀旭的目光。

  她笑盈盈地问道,“郭二哥看甚呢?”

  往常都是郭怀旭抓偷看他的姑娘,风水轮流转,今日他自己第一次被抓。好在郭怀旭见惯了风浪,丝毫没显出尴尬之色,而是顺利地岔开了话题,“沈姑娘看,那边新开了一家布匹店。”

  沈珍珠哦了一声,“我大伯父多年掌柜,应该能应付的过来。”

  把话题一岔开,郭怀旭又继续问道,“沈姑娘,家里这几日可太平?”

  沈珍珠想着他是沐云舟的挚友,没有片刻犹豫,“尚好,我都能应付的过来,多谢郭二哥关心。”

  郭怀旭点头,“今日我去了云舟家里,他让我多问两句。”沐家不好总是上门关心,免得引起亲家不高兴,他这个眼线就成了比较重要的人。

  二人一边走一边闲话,很快就到了家门口,沈珍珠与他告别后,踩着轻快的步子回了家。

  郭怀旭目送她进了门,若有所思,她平日里总是喜欢看我,往常被我看到,她都是躲避,或者跑开,今日却坦坦荡荡。

  想到这里,郭怀旭忽然感觉心里有一点点失落。

  旋即,他又有些不自在。都是邻居,沈姑娘一向行事大方,肯定不能躲闪。她是云舟的妹妹,云舟对我好,于情于理,我要多照顾她。

  郭怀旭抬起手放在自己的脸上,不管她怎么想的,我要对得起自己的承诺。

  第17章 来自大哥的嫉妒

  沈珍珠到家后先去与老太太打了招呼,然后回了西厢房。

  沐氏立刻拉住女儿坐下,端上了一盘糯米糕和一杯热茶,“累了一天了,来,吃点点心打个底。”

  沈珍珠呼噜呼噜把一小碗温热的茶水干到肚子里,“娘,您准备的真及时,我要是再回来迟些就凉了。”

  沐氏慈爱地看着女儿,“本来还要给你熬燕窝,今日你大伯娘说了几句闲话。我想着你现在身子好多了,燕窝那种东西,身体虚吃了才好。往后娘天天给你做好吃的,不比那补品差。”

  沈珍珠把嘴一抹,“吃这个好得很,我一个人吃补品也太打眼了,还不如多吃些饭菜,兴许我还能长一长个子呢。”

  她才十五岁,肯定还能再长一长,要多吃饭才行。

  沈复年问女儿,“下午可顺利?”

  沈珍珠点头,“都顺利的很,我今日查看存货时,发现好多东西都开始短缺了。爹,咱们什么时候去进货?”

  沈珍珠急切想知道家里进货的渠道。

  沈复年并不着急,“这个月先这样吧,卖多少算多少。下个月再去进货,到时候有了新货,也能多卖些钱。”

  沈珍珠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这个月收益低一些,下个月她的任务量就不会那么重。

  可怜天下父母心,沈复年宁可损失铺子里的收益,也要帮女儿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