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越成小镇千金第22节(2 / 2)


  时也命也,老二家因为一条狗躲过一劫。

  他低下头,“儿子听娘的安排。”

  沈老太太看向沈珍珠,“去把你爹娘叫来。”

  沈珍珠高兴地起身,才刚回屋后一家子就商议开了,沐氏的意思是让吴里长来处理,沈珍珠却觉得不如趁着这个机会甩掉这一大家子,问沈复生要赔偿,还可以捏着这个把柄,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

  真让吴里长去报官,沈老太爷肯定不干,到时候两败俱伤,还不如趁机要好处。沈复年也觉得女儿说得更有道理,沐氏冷静下来后也同意了丈夫和女儿的建议。

  很快,二房一家三口再次返回上房,连三房两口子也来了。

  沈老太爷十分暴躁,“我就知道,这个小畜生没安好心,这一分家,二房分走了那么多东西,以后都便宜了别人家。”

  沈珍珠在门口接话,“祖父,我又不离开家里,怎么会便宜了别人家。再说了,我们只拿我们该拿的,不该我们的东西,我们从来不动歪心思。”

  这一句话仿佛一耳光打在沈复生脸上,他一句话不说坐在那里。

  沈老太太没有那么多废话,“老二老三,既然你们都来了,今天把家分了吧。”

  沈复瓯差点跳起来,“爹,娘,分,分家?”

  沈老太太点头,“你大哥做了对不起你二哥的事情,我们也不能再强留你二哥在家里。但你二哥分出去了,没道理还把你也留在家里。分家不分家就是个样子,你们以后还是我的儿子,我跟你爹要是不能动了,你们难道还能不伺候?”

  沈复年心理再次庆幸,辛亏娘关键时刻不糊涂。

  他对着父母拱手,“儿子不孝,但此事若是不拿出个说法,吴里长那里怕是不会答应。”

  沈老太太看向沈复年,“老二,答应了你的条件,你大哥是不是就可以免去责难?”

  沈复年点头,“儿子只能保证,不会有太多人知道,文清也可以继续读书。”

  沈老太爷的眼刀子嗖嗖地飞了过来,沈复年稳如泰山,他并没有再说话,他在等待沈老太太的决策。

  沈老太太沉默半晌,然后看向沈老太爷,“老头子,孙子们都大了,文清眼见着要说亲,家里渐渐住不开,不如把家分了吧。”

  沈老太爷还是有些不乐意,不分家,他就是家里的老大,分了家,他就无法再全方位指挥二房三房。

  沈老太太继续劝,“你当年不也是在公婆在世时分的家,树大分叉儿大分家,自古如此。”

  人都是这样,做后辈时期待分家,等自己老了,却总想把儿孙永远都聚在自己身边。

  但沈老太爷知道,这回如果不给出个态度,老二不肯帮忙,吴里长那里必定不会善罢甘休。

  这事儿说起来沈复生的责任可有可无,他并未参与放火,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但若沈复年坚持说大哥说谎,沈复生就算不去坐牢,背叛手足的名声怎么洗也洗不清。

  沈老太爷颓然叹了口气,“分吧分吧,家里的东西都是你在管,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

  说完,他起身直接回房去了。确实,沈家的实际当家人一直都是沈老太太,她掌管着家中所有的财产。

  老头子不反对,沈老太太立刻开始口头分家,“家里现在有一百四十亩地,五百三十两存银,我留下三十两银子,其余的按照当下的规矩来分。我跟你爹跟着你们大哥,老大分七十亩地,二百五十两银子,老二老三各三十五亩地,一百二十五两银子。老三,你对这个分法有没有意见?”

  沈复瓯点头,“儿子没有意义,长子要赡养爹娘,分一半是应该的。”

  沈老太太点头,“老大,刚才你答应了珍珠,你跟二房分一样。所以,你要另外给老二十七亩半的地,外加六十二两五钱银子,你可同意?”

  沈复生一个字没说,算是默认。

  潘氏的心在滴血,那么多地和银子啊,够她娶两个儿媳妇了。

  沈老太太继续道,“老大,你还要另外赔珍珠五十两银子。”

  潘氏立刻叫了起来,“刚才不是已经给了那么多地和银子,怎么还要赔!”

  沈老太太却道,“刚才的东西,是给老二的。你们是亲兄弟,你伤了老二的心,这是你作为大哥应该做的。现在这五十两银子,是赔给珍珠的,这是杂货铺的损失。”

  潘氏十分不服气,“杂货铺不是没损失多少东西,怎么就要赔这么多?”

  沐氏看向潘氏,“大嫂这话说的,放了一把火,那是损失一点东西的事儿?因为这把火,铺子里的生意被杨家抢去了许多,这不是损失?珍珠和旭哥儿受了伤,吃药看病,这不花钱?”

  潘氏仍旧不死心,“火不是我们放的,凭什么都算到我们头上。”

  沈珍珠点点头,“大伯娘提醒的对,明儿我还得找杨家、方家和潘家要钱,大伯父这里只是五十两,那三家,我得翻倍,不多要些钱,以后谁能都放火了。”

  潘氏又急了起来,她娘家哪里有钱啊。

  沈老太太并未阻拦沈珍珠,这种杀人放火的大事,必须要让老大狠狠出血才行,不然吃不住教训,以后还去害人?别人可不会看在你是一家人的份上给你一条生路。

  沈老太太挥挥手,“既然都无异议,老三,明日把你二伯、四叔和七叔都请过来,做个见证,直接分了吧。顺道把隔壁郭铁匠请来,也做个中人,你们三个愿意请娘家人就请。”

  大房三房都不说话,沈复年却忽然道,“娘,儿子与大哥有铺子,三弟什么都没有。”

  沈复瓯看了沈复年一眼,家中的铺子传给长子,这是理所应当,但一般父母会给其他儿子一些补偿。

  沈复年知道,自己已经没办法占便宜,但还是很公正地为沈复瓯争取了一把。

  沈老太太叹了口气,“你说得对,这样,我把我那三十两银子给老三,你爹那个老东西肯定还藏有私房钱,我去找找。”

  沈复瓯连忙道,“娘,不用,儿子不要。”

  沈老太太看了他一眼,“该你的东西一定要拿着,不然时间久了,人家会觉得你好欺负。”

  说完,沈老太太进了屋,很快,她拿了五十两银子出来递给小儿子,“三十两银子是给你的补偿。另外二十两,你再添一些,看看能不能弄一栋像样的宅子。”

  说完,她又看向沈复年,“说起来,也该给你一些补偿才对。这么多年,你为家里贡献最大,但娘也实在是没办法了。”

  沈复年是她最有本事的儿子,人都是这样,对待有本事的孩子,就会操心少一些。

  但她为了表示公平,从袖子中掏出一个荷包。荷包一打开,里面赫然是几样简单的金首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