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1 / 2)





  “是。”傅蕴安道。

  “那些人,真的过的跟《求医》里写的那么惨?”傅怀安问。

  “真的。”傅蕴安看向自己的弟弟。

  傅怀安是个运气极好的人,好的让他们嫉妒——他出生的时候,他们的父亲就已经发达了,后来还越来越有本事,以至于他从未吃过什么苦头。

  “我以为那些人穷,是因为他们不肯做事,或者抽大烟赌钱什么的。”傅怀安忍不住道,他也不是没见过穷人,但他娘说了,那些人是因为不学好,才会穷困潦倒。

  “天真。”傅蕴安道:“说起来,你的好日子,一直都是被无数穷人供出来的。”

  “你凭什么说我?难道你不是?”傅怀安怒了。

  傅蕴安笑了:“还真不是。”

  傅怀安来上海已经很久了,但没见自己这个哥哥笑过几次,现在见到,不免有点懵。

  他的大哥像极了他爸,五大三粗熊一样的人,看着就叫人害怕,二哥呢,整日皮笑肉不笑的,眼神还阴恻恻的,他都不敢多看一眼。

  而这个三哥……三哥像极了家里的太太,长得格外出众,笑起来更是好看。

  傅蕴安没跟傅怀安多说什么。

  等傅怀安回了房间,他便走向他住的这个宅子的后院。

  这宅子的最后面有两间照不到阳光的屋子,这在明面上是给家里的佣人住的,因而傅怀安从不来这边。

  但他会过来。

  傅蕴安敲门进屋,又打开屋子后面的暗门,然后就进入到一栋洋房中。

  他们家这屋子的后面没有弄堂,倒是紧挨着建了一个大院子,院墙里盖着漂亮的洋房——他们家住的这条街的后面,是租界有钱人住的地方。

  他当初买房子,不仅买下了他平常住的小院子,后面的洋房也买了,只不过他平时不怎么过来。

  “东西到了?”傅蕴安进了洋房,立刻问道。

  “三少,东西已经到了。”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满脸喜色:“之前那船在海上遇到风浪,差点出事,好在最后化险为夷。”

  “给船员每人多发十个大洋。”傅蕴安道,这船晚到了半个多月,他这边着急,船上的船员估计更急。

  “是,三少。”那手下更高兴了。

  傅蕴安这时却是走上前去,打开一个个的箱子。

  这些箱子里装满了药品和枪支弹药,都是国内最紧俏的物资。

  几天后。

  穆琼昨晚上写得少,今天也就起早了。

  左右没事,在家里吃过朱婉婉下的面条,他就早早地去了平安中学。

  他到平安中学的时候,离上课还有一个小时,但已经有来得早的学生在教室里预习或者复习了,住在这里的学生,则在冯小丫那边舀泡饭吃。

  只要花少许的钱,就能住在学校里,学校还供应早饭和晚饭。

  当然了,学校里的菜不怎么好,除了咸菜咸鱼,就只有学校后面开辟出来的菜园里自家种的菜。

  至于主食……这些学生早上吃的,一般都是昨天中午和晚上剩下的饭煮的泡饭,瞧着不够吃的话,冯小丫还会做点馒头。

  她原本不会做馒头,这手艺还是看门的瘸腿老头教她的。

  “穆老师,早上好!”看到穆琼,这些学生纷纷打招呼,还有人过来问英文发音。

  冯小丫也过来打招呼,就连走不了路的周老三,也远远地喊了一声“穆先生好”。

  周老三腿伤还没好,他坐在一个板凳上,将断腿伸直了搁在一边,然后拿着柴刀砍柴。

  柴火是要花钱买的,要省着用,而且烧饭的时候柴火放多了,锅里还会长锅巴。因而周老三每天都把柴火劈的细细的,至于冯小丫,她烧火很有经验,绝对不多放哪怕一根柴火。

  穆琼跟他们聊了聊,就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开始写《求医》。

  《求医》他已经快要写完了,正在收尾,同时,《求医》的热度,也已经越来越高。

  而之所以会这样,跟近年来的愈演愈烈的中西医之争有很大的关系。

  这时一直有人呼吁取消中医的行医资格,不许中医行医,而中医自然不愿意,双方就时不时在报纸上争辩一番。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多年后,前者会获得了短暂的胜利——政府一度下令,不许中医行医。

  不过后来中医和药材商人闹了起来,就连老百姓也不同意,因此中医并没有真的被禁。

  《求医》出来之后,一些西医借着里面的某些情节,就开始说中医无用,是骗人的。

  而中医并不承认小说里那些字都不认识几个,在乡下拿人命当儿戏的人是中医,他们还表示,这小说写的是求医难,因此,应该要多培养中医,允许中医开学校。

  申报新闻报这些报纸,几乎每天都会发表中医或者西医的文章,一时间,上海的百姓,便都注意起看病这件事来,也知道了《求医》。

  他们中很多人其实不识字,但还是想办法从别人那里或者茶馆里听来《求医》的故事情节,然后先感慨一番里面的人的悲惨命运,再发表点自己的看法。

  他们过得兴许比书里的人好一点,但其实也没好太多……他们也是看不起病的。

  陈老板的西餐厅已经装修好,重新开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