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四十八章不欢而散(四)





  贞观十年三月初六,两国使节团在临时理藩院大闹,一致要求面见赵文振,封锁临时理藩院的将士在弹压不住的情况下,不得不紧急将此事报到了赵文振处,对此,赵文振倒是不曾拖延,很是爽利地答应了两国使节团的请求。

  “大都护阁下,我等可是带着诚意前来谋求和平的,可阁下竟是如此漠视我等,未免太过了罢?”

  重启的谈判方才刚一开始,负责唱白脸的李达曼当即便率先发难了。

  “诚意?好大的个笑话。贵国去岁悍然入侵我大唐疆域,尔等不单不赔礼道歉,还妄想向我大唐索要赔偿,这就是贵国所谓的诚意么?若是。我大唐断不接受!”

  通译方才刚将李达曼所言翻译出来,压根儿无须赵文振开口,何栋便已义愤填膺地讥讽了李达曼一通。

  “狂悖之言,我等所立之处乃是吐谷浑之国土,贵国才是入寇者,我国与吐谷浑乃是友好邻邦,出兵为吐谷浑复国本就是正理!”

  两国使节团前些日子在与陆秉等人谈判时,可是没少以蛮横的态度来发言。这都已是养成习惯了的,此际一听何栋如此说法,立马便有一名羊同使者愤然拍着几子骂将开来。

  “好胆,区区化外小国,安敢无礼若此,是欲国灭耶?”

  陆秉以及其手下那帮废物都是些闲官,放屁都不带响的,腰杆子软得很,可这一回参与谈判的全都是赵文振手下的心腹,个个心气高得很,又哪能容得羊同使者放肆若此的,这不,通译之话音方才刚落,素来老成持重的林河都已是忍不住拍案而起了。

  “放屁,我羊同拥兵五十余万,岂会怕了尔等,敢不放人,我羊同大军自会来取!”

  羊同早些年还是挺强盛的,就连吐蕃原本也只是羊同的一个下属邦国而已,如今虽已衰落了下去,可在青藏高原乃至天竺一带,依旧是地方强国,素来是自大惯了的,在这等谈判场合上。自然是不甘示弱的。

  “好大的个笑话,行,有种你们就来好了,且看我大唐之刀兵是利还是不利!”

  “一群蟊贼也敢称雄,当真不知死活!”

  “跳梁小丑而已,敢来,我大唐将士便敢杀!”

  ……

  大唐武风鼎盛至极,即便是书生,那也大多都是能骑马射箭的主儿,还真就没几个惧战之人,尤其是赵文振这帮手下,个个都是能文能武之辈。又岂会怕了羊同使者的威胁之言,这不,通译才刚把先前那名羊同使者的话翻译出来,大唐一方的谈判代表们便已是尽皆愤然骂开了。

  “误会,误会了,诸位莫急,且容某说一句可好?”

  得,这一见谈判一开始就走到了破裂的边缘,噶尔·东赞可就有些个稳不住神了,当然了,他倒不是怕谈判完毬了去,担心的就一条。那便是赵文振是否会借机将己方一行人全都砍了祭旗。

  “讲!”

  赵文振先是面无表情地一摆手,止住了手下人等的怒斥,而后方才从唇齿间吐出了个硬邦邦的字来。

  “大都护阁下明鉴,我方确实很有诚意与贵方达成和平共识,只是贵方所开出的条件未免太过苛刻了些,亘凝亲王关心子民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言语间难免稍偏激了些。还请大都护阁下多多体谅则个。”

  噶尔·东赞去过长安,自是清楚大唐有多强盛,往昔,在吐蕃国内,他是权贵中最支持向大唐和亲称臣的一个,然则在青海落入了大唐的掌控之后,他又是最坚决的出兵倡议者,此无他,概因青海就堵在了吐蕃的家门口,卧榻之旁,又岂容他人鼾声如雷,正是出自此等考虑。他才会力主出兵青海,而为了能摸清大唐在青海的动态,他更是不惜以身冒险,只可惜赵文振明显有所准备。这二十多天以来,使节团连临时理藩院的门都出不去,摸清敌情一事更是无从谈起,事既至此。他目下想的就只是如何安全脱身而去了的,为达成此目的,该服软时,他自是不吝先摆出个姿态来。

  “苛刻么?某不觉得,去岁一战中,我大唐将士折损近四千,此皆羊同人助纣为虐之罪也,再有,为养活那七千余羊同战俘,我大唐更是耗费米粮无数,光凭此两条,我方开出的一马或一牛换一人已是法外开恩了,再想奢求宽恕,实属妄想!”

  诚意?扯淡罢了,真要是有称臣媾和之诚意,那就该去长安面圣。而不是来伏俟城谈判,这一条,赵文振又岂会看不出来,只不过是懒得揭破罢了。

  “大都护阁下所开出的价格已超出了我等所能决断之权限,若是大都护阁下允许,可否容我等回去向各自国主禀陈详情?”

  通过谈判压服赵文振啥的,噶尔·东赞早就不抱丁点的指望了,他现在想的就是赶紧走人了事。回头再以刀兵来说话便是了。

  “当然,好走不送了。”

  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乃是惯例,错非必要,赵文振也没打算留下个让朝中小人弹劾的话柄,当然了,若是他知道噶尔·东赞与李达曼就是两国联军的前敌总指挥的话,那就肯定不会让这两货如此轻易脱身了去,可惜他此时还真就不曾掌握这么条重要信息。

  “多谢大都护阁下抬爱,请容我等告退了。”

  噶尔·东赞原本还担心赵文振会多加刁难己方一行人等呢,却万万没想到赵文振居然如此轻易地便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心下里难免有些狐疑不已,只是这当口上,他也没心思去想那么许多,恭谨地行了个礼之后,便即领着两国使节团一行人就此退出了大堂。

  “诸位,文事既毕,武事也就差不多该到了上演之时了,此一战,事关我青海之长治久安,断不能有丁点之疏忽,若有懈怠者,一律严惩不贷,尔等可都听清了么,嗯?”

  赵文振并未在意两国使节团的离去,于起身之同时,面色肃杀地便叮嘱了众人一番。

  “我等谨遵大都护之令!”

  一个来月的准备下来,众人对自身所负有的使命,早就都已是心中有数了的,此时听得赵文振这般说法,自是都不会有甚疑义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