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百二十一章光明正大(三)





  编撰《括地志》一事,对李泰来说,乃是天大的好事来着,瞧瞧,既可名垂青史,又能光明正大地赖在京师不走,还能趁机吸纳一下干才,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那都堪称是为李泰量身打造的美差,当真是打着灯笼都没处找了去的,李泰自然不可能会错过了去,次日与一众心腹手下略略一谋划之后。紧着便捣鼓出了份本章,于八月二十八日提交到了太宗处。

  爱子肯上进,于太宗来说,那当然是桩大喜之事。又怎能不尽力周全呢,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好办,去岁留京的进士只管选,不够?好说,开个招贤馆不就得了。反正只要太宗有的,那就断然亏不了小胖子,就这么着,短短几天时间里,魏王府招贤大旗就这么麻溜地树立起来了。

  小胖子手下这都已是有人有枪了,还嫌不满足,硬是要拉赵文振也入个伙,对此,赵文振客气而又坚决地谢绝了,纵使是太宗出面斡旋,赵文振也自不改初衷,他的理由是工部诸般革新事宜方兴未艾,实无能力顾及其余,而所谓挂名一事,无疑有着欺世盗名之嫌,实为君子所不取,太宗也自无奈,只得允了,但却要求赵文振先去魏王府帮衬上些时日,以确保筹备事宜之万全,而这,显然就没法推了,不得已之下,赵文振也只能无奈地两头忙乎着。看似风光无限,实则是有苦自己知。

  “文振兄,您可不能厚此薄彼啊,小王这儿人手奇缺,正自伤着脑筋呢。”

  大半个月下来,赵文振几乎每天都会去魏王府走上一趟,这等情形一出,太子那头固然是咒骂连连,李恪也自同样有些个吃不住劲了,找了个看望妹子的理由,摸到了赵家,一番扯淡之后。半真半假地便埋汰上了。

  “怎么,殿下这是急了?”

  尽管还没打算站队,可毕竟与李恪的交情摆在那儿,赵文振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坐视李恪因小失大的。

  “小王、小王……”

  李恪能不急么,他都已是树起了大旗了的,一旦不能成事,下场注定凄凉,问题是赵文振始终没答应要帮他夺嫡,从此意义来说,他还真就没责问赵文振的立场来着。

  “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殿下每日进宫晨昏定省是孝,但那依旧不够。陛下所乐见者,兄友弟恭也。”

  无论是从大唐江山永固方面考虑,还是从私交出发,赵文振其实更倾向于李恪,奈何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跟长孙无忌扳手腕的能力,自然也就不敢真把身家性命全都押在李恪的身上,不过么。给予些建议还是可以的。

  “某受教了,只是太子哥哥他……”

  李恪是个灵醒之人,赵文振只一点,他便已明白了内里的关窍之所在,只是一想到李承乾的尿性,李恪的头不免便大了好几圈。

  “去不去与进不进谏,那是你的事,见不见与听不听,那是他的事,无恒心者,万事难立。”

  要想夺嫡成功,面子啥的就不能顾虑那么许多。若是连演戏都拉不下面子,那还不如回家洗洗睡了去,这么个道理,赵文振自是比谁都清楚。

  “多谢文振兄指教。小王知道该如何做了。”

  在将赵文振所言细细琢磨了一番之后,李恪微皱着的眉头当即便是一扬,显然已有了明悟。

  “如此便好。”

  在没有明确自身态度前,赵文振自是可以光明正大地与诸皇子交往。可该避嫌的依旧还是得避上一避的,哪怕与李恪关系再好,很多事也就只能是点到即止,至于李恪听还是不听么,那赵文振就不打算去理会那么许多了的……

  “老爷,老爷。”

  在将李恪送出了门之后,赵文振已是不免有些犯困了,这才刚想着要去后院寻个地儿猫上一觉呢,却不曾想他人都还没走到二门处,背后便已响起了一阵明显透着焦躁意味的呼喝声。

  “哟,福伯,您这是……”

  赵文振循声回头一看,见出言招呼的人是一直驻守老宅的老管家福伯,不由地便是一愣。

  “老爷,咱们家的酒被人大肆仿冒了!”

  福伯显然很是心急,这一疾步行到了赵文振跟前。连行礼都顾不得,便已是跳着脚嚷嚷了一嗓子。

  “哦?福伯莫急,且自慢慢说好了。”

  “满堂春”酒经过数年的连续扩张,早已是大唐第一品牌酒了的,仿冒者自然不会少,可惜度数都达不到“满堂春”之程度,有经验者一喝便知是假酒,那些造假者顶多也就只能在偏僻县城等处骗些外行。压根儿就成不了气候,赵文振也懒得花时间去打假,大体上类似的事情都是福伯去处理的,而今,福伯居然如此之惶急,足可见事态怕是挺严重的,即便如此,赵文振也自不曾乱了分寸。

  “唉,都怪老奴无能,七月初,徐雾等几名工匠陆续以各种名目告假,老奴也没在意,都准了,却不曾想这几个混球一去就都不回了,直到前些天,市面上突然出现了不少‘满山红’酒,那品质与咱们家的酒差相仿佛,老奴这才惊觉不对,一查之下,方才发现徐雾那几个混蛋竟是另投了东家,当真气死老奴了!”

  所涉太大,福伯显然没办法冷静下来,说着说着,一双老眼竟是就此红了起来。

  “‘满山红’?呵,那东家究竟是何方神圣来着?”

  钱,赵文振自是早就不缺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能任人欺上门来,此时虽还是笑着说话,可那笑容却是寒得碜人了去了。

  “东家名为何盘,乃是城东春兰坊何家的旁支,据查,何家有一女前年嫁入了东宫,目下位列承徽(太子嫔妃中的第四等级),老爷,您看这……”

  福伯办事一向牢靠,敢来禀事自然是早将该了解的信息都已了解清楚了的。

  “太子承徽?有意思,福伯,此事不必急于一时,且容某绸缪一二再说好了。”

  何家此举就是在光明正大地抢钱了,背后若说没有太子的支持,那才真是怪事了的,对此,赵文振自是心知肚明得很,可也不是太在意,左右不过只是商战而已,打便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