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2节(2 / 2)


  “知道了。”松格里轻笑了一声,面上淡淡的应了下来。

  武氏胆子小她是知道的,可她没想到李氏竟然也这么快就请了太医。

  “我进来的时候,看见大公主的马车了。”李思敏喝了口茶慢条斯理道,松格里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

  “所以眼下就是这么个光景,人人都当西洋景儿看,真当我松格里的西洋景儿好看?哼……你且先修养些时日,带着存儿好好的逛逛戏园子,眼下还不到动手的时候。”过了会儿松格里才冷哼了一声吩咐。

  李思敏点了点头;“你是觉得不是一拨人做的?”

  “肯定不是一拨人,能够让人安排宫女避过明言的看顾,进入杏花春馆,还能够把不爱喝酒的弘旸灌醉,那宫女喝了避子汤又有了身孕,这一环环,一扣扣就等着让弘旸再无翻身之地,此等手段,绝非一家势力能够做到。”松格里冷着脸分析。

  “太后那边是为了什么,倒是不难猜测,可其他人……就不知道到底是为了什么作死了,既然他们有心,不妨让他们多蹦跶几日。”

  “行,正好我也在外头这么久了,去年回来存儿病了我也没怎么出去过,苗老太那里我也好久没去看看她,等时机到了你跟我说。”李思敏不甚在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松格里想要钓大鱼,那她配合着就是,私底下可以先调查调查,但这个就不必跟松格里说了。

  有人敢动她护了十几年的人,真是活得不耐烦了!

  李思敏出宫的时候转过头扫了这座紫禁城一眼,眼神流转间全是冰冷。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人说枸杞在凑字数,枸杞解释一下,眼下就是在给每个角色一个合理的收尾,章纲都是做好的,我没有为了凑字数就写无关的内容。

  只是枸杞比较喜欢李思敏两口子,可好像……大家都不大喜欢,那我再调整下章纲,少写点俩人的事儿好了。

  今天还是一更哈,今天所有的方案都做完啦,只等着提案了,不是明天就是后天,要不是明天的话,那就三更开始!!怀挺!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雯雯、莫非 10瓶;漆姐干杂13880941757 3瓶;秦月晴 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0章 不干净

  前朝上四爷说的要考虑一下, 在后宫还是造成了一定影响的,起码宫人看菜下碟已经准备好了锦上送花。

  但不等宫人们有机会做些什么, 宁妃那边就传出了重病的消息,直接闭宫不出。

  而齐嫔在自家闺女的劝说下, 也咬牙切齿的扮起了精神不济的样子。

  且不说宫人们咋舌,寿康宫里太后得到消息后,冷笑不已。

  “皇后以为这样就挡过去了?呵呵……天真。”太后慢条斯理让宫女给手指头上吐着红色的花汁儿,扫了窦嬷嬷一眼,没说别的。

  窦嬷嬷唇角带笑的静静退了出去。

  过了没几日, 就在重阳节后,不但原来的臣子参皇后,连一些以礼仪规矩为生命准则的老御史也开始参起松格里了。

  “皇后娘娘为霸宫中,恐吓宫妃,甚至逼迫妃嫔闭宫不出, 此乃善妒专权,此等女子是在不配为皇后!”

  “你怎么知道不是皇后娘娘贤良淑德, 让娘娘们自惭形秽呢?”乌拉那拉氏的大臣终于忍不住站出来, 若是再让人说下去, 众志成城, 说不得皇上就得顺应众意。

  “笑话,皇后娘娘自从成为四福晋开始,就标榜自己贤良淑德,实际上利用自己的丫鬟上位博宠,后陷害后院女眷, 若不是皇上英明,只怕后院十不存一,眼下皇后所出的三阿哥又做出大逆不道之事,皇后娘娘不思反省,还逼迫宫妃闭宫不出,此等……”

  “于爱卿……”本来还静静听着的四爷,抬起头静静看着一脸激昂说的起劲儿的寒门吏部侍郎于海忆,“你是在朕的后宫过活吗?对朕的家务事如此了如指掌?”

  于海忆猛地颤了一下,赶紧跪在了地上:“微臣不敢!”

  “那你能不能告诉朕,你是怎么知道皇后用丫鬟博宠,陷害女眷,不思反省,逼迫宫妃的呢?”四爷冷冷看着于海忆,顺便用冰冷的眼光扫过说得头头是道的一干臣子们。

  ”朕不知道,原来紫禁城都成了筛子,你们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朕更不知道,原来你们比朕还了解后宫女眷!!”四爷嘭的一声将茶盏狠狠放在龙案上。

  所有大臣们和王爷们都跪了下来:“万岁爷息怒!”

  “息怒?有你们在朕不被气死就是好的!”四爷脸色越来越难看,本来听了松格里的劝,想着看这群大臣还能如何折腾,却没成想自己有一天会让这群混蛋玩意儿气得手抖。

  “啪!”四爷实在是没忍住一下子摔了个宣德瓷茶盏,碎片如同皇帝的怒火,四分五裂崩在人身上。

  那些本来因为四爷不表态,越来越肆无忌惮的臣子们,这才想起来,他们说的不是别人,是皇上的正宫娘娘。

  朝臣们自打换了主子开始,虽然警惕于四爷的冷漠,但是四爷总体来说还是很好说话的,这种好说话让朝臣们忘记了新皇过去的名声,还以为是在康熙朝的时候,可以跟菜市场一样据理力争。

  “皇后如何作为那是朕的家事,你们一个个不为国家大事操心,天天盯着朕的后宫,这就是你们站在朝堂上的职责?”四爷站起身,一步步踱下龙椅,来到众人面前。

  “河北干旱,你们可有去统计受灾人数?”四爷重重踹倒了户部侍郎,冷声质问。

  “河南过往水灾频发,你们可曾派人去查探?”说着四爷又重重踹倒了工部侍郎。

  “西藏喇嘛不安分,青海和边界总有流寇,你们可曾关注?”

  “开放海禁后,沿海地区治安混乱,你们可有想办法”

  “天天吃喝遛鸟,无所事事,惹是生非,可还记得祖宗的遗训?”四爷一个个问题问出来,一个个不同的臣子被踹倒,整个朝堂噤若寒蝉。

  “若是你们只会关心朕的家事,对百姓社稷不管不问,那朕看你们也没必要在站在这金銮殿上了!大清从来不缺人才!”四爷冷冷站在朝臣前面,斩钉截铁的话,让所有人心里都如同进入了寒冬腊月般,僵硬又惊慌。

  “允禵!”

  “臣弟在!”允禵赶紧跪着前行两步,俯首在四爷前头。

  “你给朕盯着,本来朕想着孝期内不宜大动,也得给朝臣们时间适应,可没想到你们竟然是太适应了,学起长舌妇行径来。现在开始朕吩咐过的事情,你等现在就开始启动,给你们两个月的时间,若是不堪重用的,报上来给朕,一律革职查办!”四爷的吩咐让一众王爷们心也都提了起来。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