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1节(1 / 2)





  燕琅懒洋洋的躺在塌上,“嗯”了一声后,忍不住向系统感慨:“还是在娘家自在啊,想睡懒觉就睡懒觉,想吃什么就开口要,贾宝玉说女人成了婚,便是鱼眼珠子,可那女人未出嫁的时候,也是家里爹娘的掌中珠玉啊。”

  系统咔嚓咔嚓的嗑着瓜子儿,说:“秀儿,你知道你俩儿子跟你爹昨晚商量到什么时候才睡觉吗?”

  燕琅打个哈欠,道:“不会是一夜未眠吧?”

  系统道:“猜对了,只是没有奖励。”

  “沈启跟沈章是争过天下的人,重新一遍,那不就跟玩儿似的,更别说还有沈恪这个满级奶妈辅佐,想输都难,”燕琅道:“随他们去吧。”

  系统却惊了一下:“秀儿,你不想当皇帝了?”

  “当皇帝有点累啊,现在我比较想当皇帝的妈,轻松一点,享受生活。”燕琅说:“你好像很吃惊的样子。”

  “啊,”系统停顿了五秒钟,才继续道:“毕竟你之前——”

  “很正常啊,”女婢们送了簇新的衫裙过来,流光溢彩,华丽非凡,她信手挑选了一件,便有人去准备相应的朱钗耳铛:“必须当皇帝,不然就是失败,这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囚徒生活,想当皇帝就当皇帝,不想当皇帝就享受生活,这才是自由啊。”

  窗外有淡淡的茶香传了进来,沈馥一蹦一跳的来寻姐姐说话,身后跟着沈启和沈章。

  “阿姐,你太懒了,我出去跑了一圈马你才起床。”沈馥毫不客气的坐在她身边,捉了一只汤匙吃鲜虾云吞,烫的接连吸溜几下。

  “不过这也没关系,”她将那只鲜虾云吞咽下去,道:“反正阿爹养得起咱们,当米虫吃他一辈子,他应该也很开心。”

  “偷偷告诉你哦,”沈馥贴近姐姐耳边,道:“你出嫁那天,阿爹在人前很高兴的样子,但是到了晚上,宾客离去之后,我看见他偷偷哭了。”

  或许,这也是看着女儿出嫁父亲的真实写照吧。

  燕琅听得心下微酸,揉了揉她的头发,又向两个儿子道:“跟外祖父说什么了?那么晚才睡。”

  沈启与沈章对视一眼,齐声笑道:“说要养阿娘一辈子啊!”

  ……

  燕琅与沈启沈章未曾返回吴兴前,沈恪便将此地打理的井井有条,现下再有了他们三人,更是如虎添翼。

  两个孩子改姓沈氏,便是沈家的人,没过多久,沈恪便开祠堂,召集族老,将他们的名字写进了沈家族谱,在这儿之后,也逐渐引导着他们接手沈家的一切。

  这无非就是个面子工程,毕竟这条路,前世那两人已经走了一遍,倒带重来,自是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没过多久,沈家两位小公子天资聪颖的美名便传出去了。

  他们并不是小孩子,又有沈恪协助,自然知道将来的路该怎么走,而她便只管着商业层面的事儿,负责着沈家的种种琐碎事项,保障好后勤便是。

  沈馥比她小七岁,按理说也该成婚了,只是她不想嫁,沈恪便不强逼,左右已经有了继承人,也不必再为了孩子,叫女儿违背意愿去成婚。

  经历了长女的不幸婚姻之后,他对于小女儿的婚事变得异常开明,这大抵也是一个慈父的无奈蜕变吧。

  ……

  沈家人再不临京师,但建康的风云却从来都没有停过,夏贵妃死后,夏家也逐渐没落下去,而曾经的姻亲裴家,对此却选择了漠视。

  裴绍在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遭遇了重重一击,整个人都险些垮了,好在身边还有裴大郎这个兄长劝勉,又有母亲的血海深仇背在肩上,到底也是重新站起来了。

  他辞去了官职,在家中潜心治学,两年之后,以一篇辞藻华丽的《洛州赋》再度出现在世人面前,一时洛阳纸贵,极受追捧,曾经对他避之不及的建康士族,态度也逐渐有所转圜。

  裴家家声,再度为之一振。

  燕琅的婚事,沈恪并没有强求。

  他知道女儿在上一段婚姻中伤透了心,也能理解她此后对于成婚生子的畏惧,故而在面对她的婚事时,便如同对待小女儿一般,没有过多干涉。

  沈启与沈章也颇开明,专程去见母亲,由衷道:“阿娘还年轻,我们兄弟俩不能时常陪伴在侧,难免孤单……”

  燕琅原以为他们是想劝说自己寻个一心人改嫁,正想着怎么推拒,就听沈启道:“吴兴子弟多有形容出众,卓尔不凡之人,阿娘若有意,不妨纳几个面首,也好陪着解闷。”

  燕琅给闪了一下腰,第二日偶然遇见沈恪,与他说起时,却见沈恪赞同道:“大郎说的有道理,你不欲成婚,找几个人陪着也不坏……”

  系统连连说:“骚不过骚不过。”

  燕琅是个正常女人,有事业心,也有性需求,听父亲和儿子们这么讲,倒也真的开始认真考虑。

  沈蘅的容貌,是江南女子的灵秀婉约,人也颇有才干,她十六岁出嫁,十七岁生子,这年也才二十七岁,风华正茂的年纪,一表露出那个意思,自有人蜂拥而上。

  她挑了几个自己喜欢,又没有家室拖累的,锦衣玉食,美滋滋的过起了神仙日子。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沈启与沈章逐渐长大,英气勃发,锐意四射,有了少年模样。

  正宁四年,沈启蒙荫为六品拾遗,沈章蒙荫为七品补阙。

  正宁七年,平溪水患,流民聚众为乱,沈启轻装出击,尽退流民,以功进正五品定远将军,同年秋,沈章蟾宫折桂,中了状元。

  这一年,他们才十七岁,真正的少年俊才,英姿勃发。

  沈章与榜眼、探花端坐马上,被建康女郎砸的满身香粉时,沈启正飞马进宫,远远瞧见状元游街的队伍,微微一笑,便催马离去。

  这样卓尔不凡的儿子,养出一个来,都是祖坟冒烟,更别说一下子养出来两个。

  裴家有些后悔当初叫沈蘅带走这两个孩子了,裴绍也一样。

  他没再成婚,但这些年房里人也没断,只是不知怎么,一直没能再添子嗣,现下见到阔别几年的儿子,霎时间被激发出了慈父情怀。

  “大郎。”

  沈启面圣之后离宫,刚走出太极殿,便见裴绍正在台阶下方等候,见到他之后,有些激动的向前几步,满脸的慈和神色。

  他心下有些腻歪,淡淡抬一下眉,道:“裴大人,有何见教?”

  裴绍被他这淡漠语气噎了一下,既有些吃惊羞恼,更有些骨肉离散的伤怀,他叹口气,轻声道:“大郎,这些年你我父子未见,你心里可怨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