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七章不用考试的皇帝(1 / 2)





  崇祯皇帝的上位和赵构其实差不多。

  他们都算得上是被迫登基为帝,一开始并没有做皇帝的那个野心。

  所以,崇祯皇帝在清除阉党之后,便觉得朝廷已经是一片清明之地。

  谁知道,连他的岳丈都是一个富家翁。

  而他一个大明天子,却是一个穷人。

  其实也不算是穷人,毕竟是大明天子,吃穿用度宫中也不是很缺。

  奈何,辽东的袁崇焕要的太多。

  这也是后来,崇祯皇帝中了离间计的原因之一。

  他对辽东的付出可以说是巨大的,用一切办法来给辽东饷银,养着这些将士们。

  可是结果却是皇太极直接破关而入,直接兵围紫禁城。

  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这也是崇祯皇帝最终选择杀了袁崇焕的原因。

  现在,有了楚风的指点,皇太极并没有成功从龙井关等地关口破关而入。

  左良玉、杨鹤等大军镇守在北地边关。

  张家界的晋商也被杀的血流成河,保住了紫禁城北地的屏障。

  切断了皇太极的一些物资来源,算得上是保住了大明的国运。

  大明之所以最后灭亡,己巳之战便是一个开始。

  自从己巳之战以后,大明一下子战死了不少总兵,还被崇祯皇帝处死了一个总督。

  袁崇焕的是非功过自是不必评论,此人在辽东,总比杀了他泄愤要强多了。

  “东厂和锦衣卫便是你手中的刀和剑,东厂监察百官,锦衣卫监察朝野。

  当你在大明杀的所有人都低下头,不敢造次的时候,你才能成为大明真正的天子。

  上一代人,已经被所为的儒家还有大环境的影响,变得自私自利起来。

  而你作为大明的天子,需要的是真正忠心以及正直的人。

  就算是愚忠,那也是忠。

  这样的人用起来,才能顺手。

  杀一批,拉拢一批,打压一批。

  最后颁布仁政,对大明百姓永不加赋,然后征收商税,再大力举办工厂。

  大明以后会遭受很多天灾,这个时候粮食的收成就会很不好。

  北地多工厂,他们就能够生产很多货物,到时候再以这些货物和南方换取粮食。

  而南方的郑芝龙,郑家的商船横行海上,从西洋那边可以换取到粮食。

  这便是稳定大明的最好国策,也是唯一的办法。”

  楚风最开始并不想讲这些,总觉得自己被他们带歪了。

  和几个戏精讲什么改变历史,中兴大明或者是大秦的话,自己也要变成了戏精。

  但是奈何,他们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至今,楚风的心中也有着一个疑问。

  他们真的是历史上的帝王,还是说,已经入戏太深的角色扮演呢?

  这个世界,当真存在穿越之门?

  那为何自己没有看到?

  仅仅是他们的自证身份,楚风是不太相信的,因为历史似乎并没有改变。

  上一次,他去市区的时候,去过那里的图书馆,看了最新出版的史书。

  上面写着,大秦二世而亡的。

  所以自己似乎并没有改变历史!

  这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点。

  如果他们真的是戏精,那为何甘愿把那么贵重的玉器送给他,仅仅是听着他胡扯?

  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崇祯深深地记下了楚风说的话,东厂和锦衣卫是自己的刀和剑。

  要杀很多很多人,然后再实行仁政,永不加赋和征收商税,再建立工厂应对以后的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