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章惊闻(2 / 2)


  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该去哪里。

  因为我根本无处可去。

  途经永乐东大街,只见家家户户灯光迷离,银星与灯烛交融在一处,分不清哪是星海,哪是灯海。

  几个天真的孩童,一手执着风车从我身旁跑过,其中一个小胖墩跑得气喘吁吁,一头撞在我身上。

  “姐姐,对不起。”

  我不以为意的笑了笑,缓步绕过他身旁,继续向前飘去。

  想不到,夜幕降临后,东市还是一片热闹。街道两旁摆满了各色商贩摊子,小贩们很是热情,见人便招呼买卖。

  “姑娘,买点胭脂水粉吧。”

  “姑娘,买面镜子吧。”

  我浑然未闻卖家的喊声,与一众路人擦身而过,轻飘飘地走至东市尽头,向左首方向拐去。

  成王府的烫金匾额倏然跃入眼帘,门前两盏挑起的大红灯笼在黑夜里显得极为透亮。

  对啦,怎么不知不觉竟然走到成王府门前来了?

  秦绍与成王应该谈完事情回府了,若是又没瞧见我,准会勃然大怒。貌似,下午的时候,他还郑重其事的告诫我以后不许在秦都城瞎跑乱窜,好好的做一个大家闺秀,这会儿我又偷偷溜了出来,想来就是没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哎,我用膝盖想都能想像得出他那暴跳如雷的模样儿啦。

  一辆乌金华盖的马车徐徐行到成王府前,见状,我急忙退回东市那条街上,只从墙根处透出一颗脑袋张望。

  不出我意料之外,马车上走下来的,果然是一袭紫袍、冠带束发的成王。

  未几,府门大开,管家张叔亲自出外相迎,成王正要提足入府,忽听马车后传来侍卫们大声的呵斥。

  “什么事?”他转脸询问。

  “王爷,这小子在王府外偷偷摸摸不知做什么的。”两名侍卫押着一名瘦弱的小乞丐走到成王面前。

  小乞丐“扑通”跪倒在成王面前,哼哼唧唧的求饶。

  “退下。”

  “是。”两侍卫得令松开小乞丐。

  “王爷恕罪,王爷恕罪。”小乞丐“碰碰”磕头。

  成王弯腰倾首,扶起那名乞丐,“你起来吧。”

  “谢王爷,谢王爷。”小乞丐激动地眼中泛上了一层泪花。

  “你为何在我府外流连?”

  “回王爷,小的是五福州桐乡人,今年家乡闹旱灾,断水断粮,小的与姐姐二人逃难至此,不想,姐姐两天前病死在街头,小的连送葬费亦无着落,只得沿街乞讨,一天下来也就得了几文钱,为了赚够足够的钱葬了姐姐,小的一日滴水未进,想着到哪家大户人家门口讨些剩饭剩菜,却……却不料惊了王爷大驾。”

  “原来你是桐乡人,本王听说,桐乡今年的旱灾闹得特别严重,不过现如今灾情已得控制,朝廷也已拨了一批粮饷分发桐乡民众,皇上更是下旨免除了五福州一年赋税,你为何还不打道回府呢?”

  “是,小的昨天就看到朝廷张贴的告示了,小的真是喜出望外,现如今,小的也非常想回去,可是……小的还没凑够回乡的盘缠!”小乞丐举起袖子抹了抹脸。

  “是了,张叔,你给他些银两,权当盘缠吧。”

  “是王爷。”张叔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元宝交付到小乞丐颤抖的手中。

  小乞丐连连道谢,热泪盈眶。

  “你去吧,回家乡好好生活。”

  “是,多谢王爷多谢王爷。”小乞丐连连颔首,双手捧着那锭沉甸甸的银子,再向成王行了一礼,转身退去。

  张叔瞥了乞丐一眼,哼哼一声,“王爷何必对一个刁民如此客气?”

  “国,应以民为本。他并非区区一介小民,乃是国之根基所在。若是在上位者,都不懂得体恤民情,再遇天灾连年,试问,百姓将情何以堪?幸而吾皇英明仁德,思虑周到,才使我大秦有今日稳定的局面。倘若,一个国家,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难民,你想,此国离亡灭还远吗?”

  “是,奴才受教了。”张叔一脸敬意地低腰俯首。

  我轻轻的点了点头,含着笑,目光落在他颀长宽阔的背影上。

  难得成王懂得以民为本的道理,看来我没瞧错,成王果然是一个侠骨仁心、体恤万民的好王爷。

  我目送着他走上王府门前的台阶,倏然止步,慢慢偏过头。

  我急忙蹲了下来,果见他目光往我藏身之处飘来。

  我缩回头,遥遥听得张叔问道,“王爷,怎么了?”

  “走吧。”成王淡淡地应了一声。

  我急忙又把头探了出去,恰能瞧见他挺拔的身姿慢慢消失在两扇渐渐合拢的朱红色大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