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7节(1 / 2)





  无疑,唐卓站起身后,几乎整个大殿的官员,都在注视着他。

  兵马未动,粮草前行。

  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石虎想要开战,就算有兵,可这手里哪有粮草,又是谁给的支持?这边关常有的储备,可完全不足够石虎开打。

  景元帝撑着脸,漫不经心地说道:“碎了。”

  唐卓下意识看向皇帝,浓眉皱起,似乎有些不解。

  宁宏儒:“诸位大人既有疑惑,当庭碎开着罐子,好叫诸位看看,这到底是不是呼迎胡打。”

  唐卓明了,痛快地将罐子朝地上狠狠一摔,破裂声起,一颗苍白的头颅滚了出来。

  想必是经过特殊的手段,这才让头颅保持不腐的模样,那苍白和惊恐的神情凝聚在面孔之上,永恒地保留了下来。

  那颗头,在唐卓的力气下,径直滚到了黄长天的脚下,将他吓了一跳。

  他往后躲了躲,避开了这颗头,眼神又忍不住往上看,“……这,这真是呼迎胡打。”

  呼迎胡打是来过京城的。

  在先帝还在的时候。

  那也是先帝在位时期,众多使臣最后一次来朝。

  因着那时候闹出不少不愉快的事,许多人都对呼迎胡打记忆犹新,自然认得出来,这就是他!

  呼迎胡打真的死了。

  在看到这头颅的瞬间,这个事实,才真正地灌入他们的头脑。

  一时间,处处哗然。

  石虎是何时出的兵,是从哪里调的粮草,又是谁的支持?不经过内阁,景元帝就发动了调令?为何谁都没有觉察?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

  这无数的疑问,七嘴八舌,把整座大殿,吵得像是一个菜市场。

  宁宏儒不得不扯着嗓子,厉声道:“肃静——”

  在接连几声叫喊下,这声浪才被勉强压下,可是许多人的脸上,都带着相同的困惑。

  唐卓的脚下踩着几多碎片,却傲然而立。

  对于武将来说,只要打了胜仗,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就算有再多的质疑,那也是不怕的。

  唐卓昂首说道:“这全赖于陛下神机妙算,末将不敢居功。”他朝着景元帝跪下行礼,心里的痛快难以形容。

  边关频繁被骚扰,谁能比他们还憋屈?

  可是朝中主和的浪潮一直不小,自打先帝在位后,也曾数次削减军需,就算将士有心,也是无力。

  这次急袭呼和阴,还是他们打得最痛快的一场。

  他这一跪,实乃真心实意。

  甚至想高呼万岁,好好发泄一番。

  …

  朝廷与和阴开打,胜了。

  这个消息,以飞快的速度传遍了京城,就连鸿胪寺也不例外。

  这些外族使臣是什么心情,京城的百姓是全不在乎的,他们自发地走到官道上,各种欢呼庆祝,官府也放开了宵禁,一连热闹到了天明。

  这般欢呼雀跃,自也有缘由。

  朝中许久不曾打仗,纵是有过摩擦,也多是以追击为结局,并没有主动反击。一来,这是旧有的习惯,先帝并不喜欢大动兵戈;二来,也是没有这个能力。

  精锐的军队不是一日能培养起来的,自先帝那疲软下来的边关军,想要再重新振奋起来,那也需得三年,五年的努力。

  可百姓是不知这点的。

  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国度一直被外族骚扰,只知道,他们已经好些年没打过胜仗。

  而今和阴之战,不仅夺了呼迎胡打的性命,更是重重打击了外族嚣张的气焰,百姓如何不激动,如何不兴奋?

  景元帝命人将呼迎胡打的头颅,挂在城墙上。

  许多人都去下面叫骂,一贯冷面的护城士兵全当看不到,尤其是那些臭鸡蛋,烂菜叶乱丢时,也只是挪了挪身子,避免被误伤。

  要不是后来,城门口被弄得太乱了,有损京城的颜面,这才不得已出面阻止。

  不然,那些烂东西怕是能高高堆起,将城墙淹没大半。

  京城的热闹,自然传到了后宫。

  寿康宫听闻这好消息,也甚是高兴,大加封赏,就连宫人这两月的月钱都翻了一倍,甚是大方痛快。

  一时间,各宫领旨接赏,好不热闹。

  寿康宫内,太后坐在梳妆台前,女官正在轻轻给她通着头发。

  这殿内很是寂静,这就让跪在地上的德妃,显得有几分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