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38.袁父教女(2 / 2)


“不。是你的祖母。”国公爷换了个姿势,仰面躺平,书衡把石青色金线蟒引枕给他整了一整,重新靠好。闻言怔了一怔,她于此生的祖母素未谋面,对她的印象仅仅是祠堂的一副牌位,还有园子里那个月心庵。此时忆起当日董音“才女血脉”之语,才知她说的是袁老夫人。她一开始还以为说的是袁国公,这会儿才想到袁国公不是举业出身,也没有什么才子的名号。只能说那手字太能唬人了。

“江东陈家,琴棋书画无一不通,诗词歌赋样样来得的才女。”

书衡沉默不语,她从袁夫人那里获得过一些信息,大约知道这位老祖母不怎么擅长当镇宅夫人。袁国公总是严守“为尊者讳”,缄口不提,如今为之,也是要警醒女儿。

“先祖母是高洁之人,风雅之士,又慈悲为怀,难免为小人蒙蔽奸佞诋毁。自古过高者最易遭疾,过洁者凡最易遭嫌。女儿更甚。再有天生一段柔肠,三分软意,圣人言读多了,难免构陷于俗辈。”

其实这番话说的相当委婉含蓄,他就想说你不能跟奶奶一样,只知道文墨丹青黑白宫商,不懂置业治家管束下人,那可没有什么好结果。孤高自许不可取,目下无尘要不得。若真对上六岁孩童,只怕根本听不出这话里褒贬。

袁国公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支起身体正颜看着她,半晌,却又叹道:“罢了,我的女儿总不至于委屈自己。”

书衡认真应是,展颜笑道:“爹爹放心,衡儿不会变成书袋子也不会变成书呆子。恰好夫人身子不方便了,我倒可以帮着管家呢。”

袁国公笑道:“此话当真?你才多大?倒是先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管好了吧。难道那些风言风语你一点不知?”

“咦?”

公爷捏她的脸蛋:“你要建义庄,这是好事。夫人自然不会减你的开销,但你手下的小丫头们日子可没那么好了。当初因为你的注意赚了大钱,那些跟着你的人沾了光,三天两头不是有果子就是衣裳,甚至时不时就有铜钱,如今可是没有这些福利了。说知足谁都懂,要做到却不容易。尤其现在,你封了县主,她们依然觉得日子不如从前,可不会有丧声歪气心意难平的?夫人故作不问,也是有心试一试你”

书衡顿时脸红如苹果:“我竟不知-----”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吧?”

“爹爹莫打趣我了,衡儿知错了。”书衡把头埋到他怀里。“我这就去把事情解决掉。”

发生这种事情,书衡如今知道了,倒也不意外,只是松散惯了从没操心过。

虽然娇生惯养,不论今生前世都被保护的很好,但她毕竟不是不知人间烟火。想当初她跟朋友一起去某个福利院,探望那些孩童的时候每次都会带着一些零食。后来有一次时间紧,没顾上,她想着照例做做游戏讲讲故事,结果看她两手空空便有几个小孩冲她翻白眼,嘴里嘟嘟囔囔的不知道说些什么,但肯定不是好话-----她当时心里很难受,但后来想想这帮小孩缺少必要的疏导和爱护,狭隘些也可以原谅。但可以理解不代表从容接受.

“别拱,痒痒的。”袁国公把女儿提着领子拉出来:“现在急什么?反正拖了这么久了,你陪着夫人吃饭是正事。”

书衡抬头:“爹爹不吃吗?”

“我在这竹簟上靠了一个时辰,现在矼的骨头痛,要去散一散,你请夫人待会叫人送份素斋到月心庵。”袁国公轻轻揉着肩膀。

书衡默默黑线:爹爹,你太纤瘦了。

在书房伺候的小厮常玉来收拾书本,看到书衡还站着便道:“大姑娘小县主?您是在等蜜桔姐来接吗?”

书衡头一歪指着袁国公掩映在花木小径的身影:“我目送我爹。”

常玉乐了:“我跟您一起目送?”

“别,你忙你的。”书衡一转眼看到他收起的书本:“《治水九章》?爹爹是要效仿大禹吗?”书衡用手指摸着古朴的书名。

常玉悄然竖指点上唇:“姑娘小心,大禹岂是谁都能效仿的?”书衡先是一怔,继而脊背微冷:她到底不比当世人谨小慎微,再这样言辞疏忽只怕会犯大错,当即正色道:“谢小哥提醒,我再不大意。”又赞道:“难怪爹爹挑了你书房伺候,真是忠心又机警。”

“应该的。”

“难怪我这几日看到工部那位大人来府里做客呢。”书衡忽然冒出这么一句。

“咦?”常玉有些讶异,他上下打量一番书衡:“小姐真是聪明的吓人,只怕您也猜到了。正式的雨季还未开始,但江淮地区暴雨已经痛下三场,根据天照历的推算,今年七龙治水,雨势凶猛,往后只会增不会减,只怕河坝堤防承受不住。”常玉道:“公爷这段时间就想这个呢。小姐你知道就是了可千万别跟人讲,这尘埃未定的,都是机密。”

“是是是,你放心。”书衡摆摆手,蹦蹦跳跳的走开,一团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