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章:有人偷看姐姐(2 / 2)


“嗐!春妮哪里需要你保护?她保护你还差不多。”

“不是啊,丽姨。”

竹林指着老屋最后的一个用几根木头拦起来,看上去黑乎乎的窗口,“昨天晚上有人站在那里偷看姐姐,还站了好久呢!”

梁丽英心头噔地重重一下,然后狂跳起来。

--

赚钱,早点离开农村,才能奢求更好的生活!

抱着这个信念,叶春妮闷头赶路,到了县城时天已经微亮。

县城里的橡胶厂和砖机厂都是大厂,还刚好在交叉的路上,叶春妮已经打定主意,想也不想,自行车头往砖机厂的方向摆过去。

走到砖机厂时,天都亮了。

厂里的工人们骑着自行车,叶春妮看见路边有几个手里也拿着东西的,看来是同行……有人拿鸡,有人提着满满一篮子的鸡蛋,还有摆着红薯的。

1986年的社会,粮票基本是退出大舞台了,只是工人们要买点什么吃的东西渠道还是少。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脑子活络的人,譬如和她一样赶早市来摆摊的这些人,就能嗅出商机,倒腾着工人们需要的东西来出售。

这种现象在这个时代来说叫做黑市。

叶春妮看了一圈,暗暗说了声真好,这里没人卖笋的,看来今天没有竞争者。

她刚找了个位置,就有个提菜篮子的大妈围上来:“卖的春笋?”

叶春妮把箩筐往前面轻轻一放,“是的,都是昨天新鲜挖的春笋儿,可嫩着呢。大妈您要是买多点的,我给你算便宜些,五毛钱一斤。”

大妈在她的箩筐里挑挑拣拣了一阵,嘴里说着太贵了,农贸市场里的春笋才是四毛一斤。

看大妈嘴上虽然挑剔,可站着不走,显然是心动了,叶春妮心中有数。

“大妈您看我这都是从好几公里外一大早背着箩筐进城,只想赚个辛苦费的。”

她也没藏着说不赚钱,反而大大方方的说赚的都是辛苦钱,客客气气嘴巴甜一点,有钱的职工也没谁真的和你计较那一毛几分。

至于自行车?

早被她找了个隐蔽的角落放好了,骑着凤凰牌说辛苦,鬼才信你。

“您要是买三斤以下呢,给您算五毛钱,三斤以上就算四毛半好了,要是五斤以上是四毛!”

她的阶梯促销价把大妈搞得有点懵。

这年代哪里有人懂这种阶梯促销价的?

但是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本来只想买一根春笋的,大妈掏钱买了三根,三斤多不到四斤,叶春妮挑了个小的春笋往里头一搭,算她五斤的钱。

叶春妮收了二块。

周围几个卖货的也在看叶春妮,这姑娘长得水灵灵的,没想到说话办事都很爽利!

“大妹子,”旁边一位大爷忍不住问她:“你怎么知道能这样卖东西的法子?”

客人卖得多反而收少钱,这种方法真的是闻所未闻。

叶春妮理直气壮的反问:“这还需要学吗?”

围观几个人哭丧着脸,这不需要学,那他们一大把年纪肯定活到狗身上去了。

没过会儿,之前买春笋的大妈领着几个人冲过来:“就是她,人还没跑呢!”

旁边有个人眼红叶春妮先开早市了的,幸灾乐祸的说了声:“可不怕是卖的假笋,这会儿被找晦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