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红楼之奶娘的奋斗_91(1 / 2)





  看来是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价值了。

  你说贾家有出息的几个哥儿?除了一个是她的亲哥哥外,其他的的堂兄弟会为了她而站队?

  就她那个书呆子哥哥,你也去指望?你是眼光已经看不到一米外的地方了吗?

  她能顺利的以女官身份进宫,还是人家大房的伯母有了几分怜悯罢了。你没看见就算是这样,荣国府跟越王也是不远不近的吗?

  在宫里,别说亲戚之情了,便是父子兄弟之情,又有几分是真,几分是假?相信她有利用价值,还不如相信废太子能够感动上天,重新入主东宫呢。

  赤脚的不怕穿鞋的。满宫廷的女人,都认为自己是有资本的,比元春这个赤脚的要有本钱的多。

  谁知道这丫会不会为了什么事情,或是将来便挺而走险。要知道,在她们看来这贾元春可算是一无所有的人呢。

  于是波涛汹涌的后宫,很多的事情都下意识的避开了贾元春。

  只是因为没有拉她进来的必要,何必途增危险。

  时间匆匆,一晃又是两年过去。宝玉满了七岁,本来是要搬到前院去的,但史氏想了想,若是宝玉搬走了,贾芝也是要跟着去的。这两人一直就是焦不离孟。因此贾母想着等到明年,贾芝彻底满了七岁后,再让两人搬出去。

  说来,前面四个套院里,也就只有最靠外面的那个院子是空着的了。无论是张氏和水氏舍不得贾芝去住最外面的院子,还有史氏也是不舍得她的两个心肝宝贝住的离自己太远。反正通过一通运作,张氏在充分的考虑了个人喜好后,将贾珠两口子移到了贾政所居的梨香院旁边的那个院子。

  至于那院子里的东西,张氏想了想,便移到了老太太院子里,一个只有三间房的小小的挎院里。反正在张氏看来,她算是仁至义尽了。

  原著中贾琏和凤姐长住的那个院子。本来那个院子,张氏一早就打算好了留给贾琏成亲后搬进去住的。可惜了,张氏实在无法也不愿意跟她‘最喜欢’的儿媳妇秦氏住的那么近。

  于是生平第一次情感战胜了理智,不但将贾珠俩口子移了出来。还将东院后面的那个院子指给了贾琏俩口子。

  那院子里养了几株好梨树,年年开花都压满了枝头。再加上那院子是多年前先国公爷养着小戏子的院子,倒也精巧。

  现在家里也不养戏子了,白放着也是放着。还不如让贾琏俩口子住那里呢。

  而他们搬出来的院子,便是宝玉和贾芝叔侄俩的了。

  至于贾琮强烈要求搬到最外面第四个小院居住的事情,便被无情的驳回了。不过在贾琮的软磨硬泡下,张氏也只是同意让他搬到第三小院中居住。将靠近内院的第一,二院子留给宝玉,贾芝。

  今年都十七的贾琮马上就要说亲了,这个时候张氏怎么可能让他再折腾。自打知道贾琮对李凝有了些心思后,张氏思来想去,还是不想同意这门亲事。

  不为别的,只是李凝的小叔娶了自家的侄女,自家的儿子再娶了李凝。这关系辈分岂不是乱了规矩。虽然这世上知道李漱媳妇身份的没有几人。但张氏自己的心里却是过不去这个坎。

  先说家世吧。三品爵位家的嫡幼子,分家也不会有多少的财产。本人虽然上进,也考上了举人。但将来是什么个情况,谁也不敢打包票。

  而李凝呢,一个进士的叔叔,一个少年举人的哥哥,还有一个七品武官的爹。这样的身份其实嫁给贾琮,也算是可以了。

  毕竟张氏就算是再讨厌秦氏,恨她拉低了自家儿子娶媳妇的标准,但也不得不找一个身份比长媳和次媳都要低一些的小儿媳妇。

  废太子的私生女,明面上也不过是五品官家的养女。和一个七品官的嫡长女有什么区别。而且据张氏所知,再有两三年,李狗蛋就有望调进京城。到那时,再番运作,正七品的京官是跑不了的。

  要知道地方官想要留任京城,官职都会想应的降下一级半品的。但李狗蛋有他们家在背后立着,原职留京也不是不可能。

  再说说本人吧。李凝很好,她也喜欢。被侄女手把手教养大的姑娘,非常有她张家女儿的品格。若是李凝能够嫁进来,张氏相信,她一定会最偏疼着李凝的。毕竟这小姑娘也是自己看着养大的。就算并不在府中,隔三差五,也会到府中玩的。

  无论理由多么的充分,选择多么的正确,当父母的,尤其是疼孩子的父母,从来都扭不过孩子。少年慕艾,本是无可厚非,又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情分。除了成全,难道要自家儿子一辈子都带着这样的遗憾。

  没有办法,在最后确定了贾琮的心思后,张氏也只能顺着老儿子心思,认真看待这门婚事了。

  张氏和贾琮的这些心思,唐朝倒是一点也没有发觉。有的时候贾琮跑到他们家,唐朝知道了,也没有当上一回事。

  她姑娘今年才十二岁呀。这得多有想法,才会惦记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

  也是因着李凝今年才十二岁,张氏没有办法现在就提亲。就算是现在提了亲,以她所知道的唐朝的心性,也是要让姑娘十五六后才出嫁的。

  而现在提了亲,这几年李凝都不方便再进府了。既是如此,还不如先跟唐朝打声招呼,然后先慢慢地过着。等到了年纪再提亲也不迟。